文|令狐伯光
今天写写某飞《三体》吧,这部剧可以说争议不断。如果要我个人评价,大概就是及格以上多点,还是能看的。但真要评价它,无论对比原著还是单独从美剧本身,这都属于一部优点的缺点很多的作品。
《三体》是一部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多数是中国人,所以无论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中国化的,现在换成了西方导演来拍就必须对原著大幅度地改编,表面上要塞些LGBT啊,黑人优先啊什么的政治正确的东西,同时在性的方面也走西方路线,深层次下对人物的思维、看法都要改变,甚至要让黄种人在电影里充当负面角色。
如此之下就让中国观众感觉一是不尊重原著,二是感觉很别扭。
我们哪怕抛却这些,也就是原著和中国视角,毕竟人家购买了版权肯定要改成符合人家社会环境。但从美剧问题来看比较大的问题,一是情节推动太快了,三本书同时前进,很多原著情节删减太多。二是这就导致不再是硬科幻,角色只是在背设定,细节展现完全不够。
三是为了解决问题把主角集中化,重要主角磕着一个朋友圈,所有人物都集中到几个狐朋狗友身上了,这朋友圈一发动态都不是凡人啊,个个拯救地球,个个改变人类历史,这样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变成同学故事会。
风飞《三体》最大的问题,或许并不是魔改原著刘慈欣的《三体》是中国唯一科幻史诗巨著,中国优秀长篇科幻本来就少,系列就更少了。是系列还写得这么好的真的独一无二,原著虽然如同大餐一样素材丰富,但其思想内核始终是反思西方叙事的。
在科幻表现上也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太空歌剧”的科幻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而白左价值、西方叙事、太空歌剧,恰恰就是大多数欧美科幻作品的核心。《三体》这部作品素材丰富,但其素材和点子往往都是为了其内核服务的。
这就导致了“三体人”在改编三体的时候,除了剧作上的难度之外,还要面对一个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上的难度。
三体人编剧在改编过程中,如果想要吸纳原著的素材,那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遇上“不能碰的滑梯”。而且哪怕在比较“绿色友好”的素材中,这种“滑梯”其实也不少(就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已阅,狗屁不通"就不见了,犹太人方面的知识也不见了)。
三体人真的帮红岸把大字报贴到了天上,当时看到了就非常的乐。还有白记者从原本的懦弱知识分子渣男的形象改成了一个纯小白,毕竟是接受过西方知识熏陶的记者嘛。这当中无处不在的“滑梯”导致编剧不得不将原作中人物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打散和删除重组,还要小心翼翼的如同在“鸡蛋上跳舞”一般避免触雷。
当然种打散重组和小心翼翼避雷的的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2DB毕竟没有大刘那样的本事,最后只能在剧本“不过审”和剧本稀烂中,选择了剧本稀烂。
单就以剧集本身,它是一部幼稚、庸俗和快餐化的作品,他对《三体》小说本身的受众来说是个灾难,我在看到年轻时候的叶文杰对着杨卫宁解释了半天43+8=51时候,整个人是震惊的,但是后来我想通了,这部剧平台和传播人群,注定了只能走庸俗低智的路线。
同时人家对于意识形态,种族和国家情感塑造,那是刻入灵魂的。
网三里面黄种人女性分别有程瑾和叶文洁两位,前者先是有个印度裔英国男友章北海,然后又和白人男性云天明有感情纠葛。而原著里叶文洁和伊文斯的革命情谊,剧里安排了她和伊文斯滚床单,并且移民到西方,再生下了一个女儿。
自从得知美国要翻拍《三体》,很多中国网友都猜测这个桥段绝对会存在。而它的存在,就注定了这部剧从里到外是部西方殖民主的主体思想剧,与三体的原著精神毫无一致性。为什么好莱坞要让叶文洁和伊文思上床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擦边镜头搞刺激?
当然不是。让一个亚洲女与白人男搞在一起,这是西方殖民者的精神优越感的锚定位,他们必须要把叶文洁送上伊文思的床,这样才能构建他们精神世界里的安全港。然而这正是原著所不屑的,原著里的叶文洁,对伊文斯仅仅就是有些思想共鸣和相互利用,随后分道扬镳。
叶文洁的人性洞察能力远高于伊文思,她跟伊文思搞暧昧?她看不上。
所以,原著里这两人的关系,非常简约地映射了中国与西方的一段当代关系史;从对西方好奇、好感、佩服、学习、到各自相互利用,再到渐行渐远,最后分道扬镳。只要搞清楚了叶文洁与伊文斯关系背后所隐喻的对象,就明白为什么站在我们的立场,叶文洁绝不会上伊文思的床,好莱坞绝对要把这没有的桥段拍成真的。
好莱坞夹带私货的臭毛病,至死不会改,这也就是为啥这几年它们的电影在中国卖不动了原因……
韩剧大杀四方,网飞《三体》骂声一片?我们要怎么看待腾讯的《三体》没有那么好,主要就是制作水平不够(还是有廉价感),与改编太过尊重原著不够影视化的流畅(节奏缓慢),这就导致和同期的《狂飙》对比,市场成绩很能说明问题。
普罗大众确实是这样的,至少说他们是不愿意动太多脑筋的,与其花大量篇幅解释宇宙背景辐射,不如真的让星空闪亮下来的简单直接。在此前提下,网三意义就体现出来了,作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产物。
《三体》最需要的倒不是神圣化,神圣化的最终结果只能像京剧一样让人敬而远之,他需要庸俗化,才能让更广大的人群接触到中国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的生活、现代化的思想,而不是提起中国,就是“神秘”、“古老”这些古旧的刻板印象。
非《三体》受众的人群看到科幻标签就会排斥,无论是否庸俗化,但庸俗化可以便于推广,以便扩大到能够接受科幻标签,就是你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但你就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像作为一个外国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京剧,但是知道有这么个词一样,便签一旦形成,总会有好奇的人去主动了解。
在《三体》之前,现代化的中国标签寥寥无几,具体到人文领域就更绝了,不出负面标签就不错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鼓励各个版本的《三体》拍摄,最好腾讯拍完网飞拍,网飞拍完HBO拍,电视拍完电影拍,动画做完做游戏和《西游记》一样,泥沙俱下。
如果庸俗化的网,能够带动一部分愿意思考的全世界人群,主动去接触原著的话,那么网三还是有一定贡献的吧。
评分不高,争议巨大,网飞《三体》是不是“失败”了现在能查到的数据,国内不讲了毕竟国内没有网飞,大多数是网络上难以统计。豆瓣评分出了又锁了,海外,该剧于谷歌搜索页上收获了3.4分(满分10分)的评分,于烂番茄上收获了74%的番茄指数(专业影评人评分)和64%的爆米花指数(观众评分)。
在全球打分网站IMDB上,两项指标很重要,评分数和参与评分的人数。前者说明影片质量,后者体现在全球的热门程度。例如《繁花》评分很高超过8分,但是参与评分的不到6百人,说明该片质量很好但无奈全球市场推广不好,出了国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网飞版《三体》上线仅4天,但因为全球近200个国家同时上线,在IMDB上参与评分的人数已经超过1万7千人,腾讯版参与评分的人数只有4千,不到网飞的四分之一。你要知道网飞的3月21日才刚刚上线,腾讯的上线已经14个月了。
网飞的很多热门剧,最后参与评分的那都是几十万人、百万人级别的。分数,网飞版三体从第一天的6.7到7.1到7.5一路走高,到现在稳定在7.7,已经超过了腾讯版的7.6分。
某种程度上,这也就是中国观众对于网飞《三体》,还有之前什么中国Ip,中国作品一定要让好莱坞拍,然后给予厚望的原因。网飞背后的好莱坞文化软实力仍然全世界第一,我们是很羡慕人家文化输出实力的,但难点在于。
网飞《三体》就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对呀,他确实就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呀。
如果不是这几年中国和西方关系变化比较快,加上《三体》太火爆,原著粉数量巨大。导致它在国内,甚至国外一定程度起到压倒性的争议。哪怕如此,你看国内像微博,豆瓣那种平时比较追捧国外作品的地方,对于网飞《三体》夸奖也不少。
这才是未来中国版《三体2》,还有中国文化输出需要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