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这300位勇士全部战死,但同时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与剧中不同的是,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300人及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腊各其它城邦的联军。而当时的6000多名希腊盟军并不是仅仅作为后卫,而是与斯巴达人并肩作战。希腊人将第二次希波战争,视为了决定文明生死的大战。
今天百视网小编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有关斯巴达的电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斯巴达300勇士有几部呀?
最佳答案两部,分别是《斯巴达三百勇士》、《300勇士:帝国崛起》
1、《斯巴达三百勇士》
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执导,改编自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约翰斯塔德编剧,杰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卫·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迈克尔·法斯宾德、汤姆·威斯多姆、安德鲁·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
2、《300勇士:帝国崛起》
该片讲述波斯王薛西斯在公元前5世纪成为“万王之王”,继承父亲大流士的意志远征希腊。雅典海军之父的地米斯托克利,他成为雅典的统治者并建立了海军,联合全希腊一起对抗波斯军队。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Leonidas)亲率本国精兵三百人据守温泉关,与数十倍的波斯陆军厮杀,波斯军轮番进攻两天不得前进一步,死伤惨重,为希腊陆军主力的转移和海军的整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直到全体阵亡。
2、Queen Gorgo
一位温柔与果敢并存,内心强大且勇敢的女性,她鼓励王杀死不可一世的波斯使者,又毅然决然地在议会上杀死那名无耻的施暴者和斯巴达叛徒。
3、Theron
在女王Gorgo说服议会派的过程中,塞隆背叛了她,最终激怒女王Gorgo,被Gorgo杀死,死去时掉落的波斯金币证明了塞隆的背叛,希腊议会同意联合起来对抗波斯。
别把电影当历史《斯巴达300勇士》的5大歪曲历史硬伤
最佳答案1962年,时年5岁的小男孩弗兰克·米勒第一次观看电影《斯巴达300勇士》(1962年电影版),其中有一幕深深震撼了他: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数名斯巴达勇士面对敌军的箭如雨下,纷纷倒地阵亡,这场持续3天的战役终于还是结束了。
那时,米勒第一次明白,胜利并不一定属于英雄。
1998年,经过多年筹备,弗兰克·米勒的呕心沥血之作:战争 历史 题材漫画《300》问世,再现了那场千古留名的史诗之战—温泉关战役。2006年,著名电影导演扎克·施奈德将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经典漫画搬上了大荧幕:《斯巴达300勇士》。
电影上映后,一时间成了火热全球的佳作。其中血脉偾张的血腥战争场面,一时间让所有观影者感到热血沸腾。
公元前485年,薛西斯一世继承波斯皇位,成为波斯帝国的第四代皇帝。兴起于中亚伊朗高原的波斯,是通过无止境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新的波斯皇帝对土地和财富的贪得无厌,就像他的父辈一样永远无法满足。薛西斯经过四年的扩张和筹备,统率臣服于波斯的46个国家、100个民族所征集来的25万人的大军,大举进攻希腊,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希腊联军扼守住地势险要的温泉关。
但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列奥尼达斯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300位勇士全部战死,但同时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作为改编自漫画的作品,《斯巴达300勇士》可谓是做到了“艺术为骨, 历史 为辅”。剧情上,影片基本还原了原著漫画。虽说在一部电影作品中寻找 历史 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但是有不少人还是将其中艺术性的场景,当作真实的温泉关战争。那么温泉关战争究竟是何等战况呢?
●到底有多少斯巴达勇士
实际上,真正守卫在温泉关的并不只有300名斯巴达人。与剧中不同的是,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300人及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腊各其它城邦的联军。而当时的6000多名希腊盟军并不是仅仅作为后卫,而是与斯巴达人并肩作战。按照斯巴达人传统的军阵,斯巴达人精锐的300名铠甲精良的重步兵居于中间一线,而二线和两翼则是由希腊的盟军担任。与电影中相同的是,守备温泉关的希腊人也的确利用了地形优势,对有着优势兵力的波斯人进行了顽强阻击。
说完了斯巴达人,再来说说波斯人。如果这部影片是准备今年上映的,毫无疑问它将永远也上映不了。因为,正如电影在美国受到的非议那样,影片中有不加掩饰的“种族歧视”色彩。古代的波斯人基本是白人而非电影中的黑人。特别是大反派薛西斯一世,被塑造成了一位2米多高的黑巨人,更是领着众多的戴着头巾的贝都因人。
●薛西斯一世的“不死军”
电影中的不“不死军”,诡异而又恐怖,有着奇奇怪怪的类似于巫师一样的技能。
而事实上,波斯的步兵中,最为亮眼的军团,确实是在电影中也令人深刻的——不死军。实际上“不死军”作为波斯最精锐的步兵,他们所担任的,自然不是电影中奇奇怪怪的偷袭之类任务。他们不仅是皇室的禁卫,同时也是帝国最为精良的重步兵。其“不死”的谣传,也是波斯帝国庞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使得不死军可以如同不死者一般及时补充兵员。
●攻打“温泉关”的真正原因
温泉关之战是第二次波希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希腊人将第二次希波战争,视为了决定文明生死的大战。不过在这之后,亚历山大大帝登上波斯的土地,无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的典籍全部葬身火海,世界记住的,也只剩希腊人对于这场战争近乎偏执的理解。
然而对于波斯人来说,第二次希波战争实际上更像是对大流士时期“马拉松之战”的复仇战争,这也就是为什么,波斯军队在火烧雅典之后,并没有继续发动对希腊的战争。提起“马拉松战役”,这可是薛西斯一世父亲的耻辱。“马拉松战役”是希波战争的第一战,也是波斯自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大挫折。这一仗,雅典只伤亡了192人,波斯人却留下了 6400具尸体,损失了7条战舰,大流士一世因此而含恨终生。
薛西斯正是因为父亲当年所受的耻辱,所以才想要征服希腊人,而为此之战更是从远及近,以征服周边国家,逐步推进的策略,用了四年的时间来筹备这次战争。
●斯巴达人在温泉关所获得的战果如何?
实际上波斯来犯的军队,不像电影中所表演的那么夸张,50万大军压境。
历史 上斯巴达人在温泉关所获得的战果,明显被希腊人自己无限的夸大了。当时在整个第二次希波战争战场上,薛西斯一世虽然是以雄狮搏兔的方式,向小小的希腊投入了海陆军在内,多达15~18万庞大的兵力。但是这些兵力其实是分散在小亚细亚半岛,以及其他许多战场上的。因此波斯人真正投入到温泉关的兵力,必定不会真的有如同希腊人所说的200万之多。甚至于薛西斯究竟是否亲临战场指挥,这其实也是一个未知数。
除此之外,整场温泉关之战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三天。在前两天由于希腊人占据优势地形导致作战失利之后,波斯人在第三天立刻采用了侧翼迂回战术,从希腊人薄弱的侧翼入手,成功的击溃了希腊人的军阵。对的,没有像影片中的情节,有可恶丑陋的像《钟楼怪人》卡西莫多那样的叛徒,领着波斯大军过关的,人家波斯人是有自己的策略的。
●斯巴达勇士真的穿着那么清凉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斯巴达勇士们不怕死,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任性的在战场上穿泳衣,仅用一条大红色的披风来抵御全副武装的波斯军队。实际上古希腊时代就连各个城邦,都拥有装备完善的精锐部队,何况是作为斯巴达国王的亲卫队呢,他们更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他们上战场之后,自然也会将自己健美的身躯用铠甲保护起来。
因此剧中半裸的斯巴达人,实际上更加贴合漫画原著中的“二次元”装扮。
所以,我们怎么能奢求拍摄只用了60天,其它的气势磅礴场面,全由电脑制作的“真人版动漫电影”去认真考究 历史 吗?
影片随意简化扭曲 历史 ,内容相当空洞,但,这也不正是好莱坞电影的一贯做法吗。米国只有几百年的 历史 ,所以热衷于拍别的国家的 历史 题材。但是,不管拍哪国的,总会无视真正的 历史 ,强植入“米国烙印”,暗含的主题在“弘扬美国主旋律”。
所以好多好莱坞大片,我们初看时深受震撼,再看时深深遗憾。我只盼望我们的电影从业人员,也能拍出属于中国人的精彩“战争大片”。
推荐电影《300勇士:帝国崛起》影评 :让人热血的电影
最佳答案2007年,史影上出现了一部非常神奇的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奇特的原因是他(一般我喜欢用“她”来称呼一部电影,但《斯巴达300勇士》绝对是精神男性的电影,所以一定要用“他”来定位之)的影像极其风格化,结合某种黑色影调、动画元素加上夸张化的特效,让整部片有种魅幻写实的奇异感,在当年造成了一股轰动,有人说这部片为往后的黑色暴力片树立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同时也开创了另一条「黑色血路」。
时隔七年,《300》回来了,带着一身肌肉跟永远过剩的睾固酮,再加上更多的血浆,更多的胸腹肌,这次还加上了一些媚惑的雌激素,变成了一部荷尔蒙极度喷发的热血电影,看完,体温应该会不自主上升个三度才是…
本片一开始就讲了一连串非常长的历史,为了帮助各位看官不要像我在戏院中忙着追逐字幕,记住人名,消化历史,我大概简述一下故事背景,这样大家去戏院看的时候,就可以好好享受他精雕细琢的影像风格跟创作者用心的场面调度。
故事开始于斯巴达的歌果女王的叙述,讲述波斯帝国与希腊之间的长期恩怨。这里叙述的第一场战役,是历所谓的“马拉松战役”,就是波斯国王大流士第一次挥兵去征讨希腊,在这场战役中,希腊的一名士兵帝米斯托克力用弓箭射死了大流士,虽然这一箭让他本身成为了希腊的不世英雄,却也埋下了波、希两国间不共戴天的怨仇,大流士之子薛西斯(就是那个全身发着金光的人妖国王)则誓言报复,血染希腊。
接着,这里也讲述了大流士之子薛西斯如何从一个平凡的王子异变成为波斯帝国最残暴、最黑暗、最无人性的人妖国王,当然,片中他不会这样称呼自己,他给自己的头衔是「众神」!
于是本片开始了,我们看到波斯国王薛西斯带兵要去攻打希腊(当时的希腊是一个城邦共和国,由一个一个小城邦组合而成,斯巴达是所有希腊城邦中最骁勇善战的),薛西斯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进攻,即自己率队,另一路则由他底下最嗜血的海军女统帅雅特米希亚将军带领最庞大的海军舰艇直攻希腊腹心。
而陆路那支队伍,在温泉关遭遇了斯巴达誓死抵抗的300壮士,这即是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而另一只由女将军领军的海军跟希腊的海上战役,则是本集故事叙述的重点。在敌众我寡的悬殊势力底下,希腊人该如何保护家园?尤其希腊城邦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小城邦组合而成的,各邦其实意见分歧,有的主战,有的主和,更有主降的,因此帝米斯托克力如何内服群邦,外御强虏,还要透过奇袭跟计谋去拖延波斯大军的进犯,则是本集最精彩的地方。
本集的故事则结束于另一个有名的「萨拉米湾海战」,即是希腊海军与波斯海军决一死战的地方,至于鹿死谁手,而所谓的帝国崛起是哪个帝国的崛起,就等看官自己去见分晓了!
我想这是最有趣的延续电影,因为一般的续集电影不是时序的向后延伸,就是去拍前传,但是本故事恰恰是与上一个故事近乎平行的时空下发生的,所以让这个故事既能在精神上传承上个故事,更能在延续视觉风格的前提底下,用更高超的技术去玩更多的手法、更炫的视觉特效与更华丽的视觉奇观。所以,本片绝对推荐去看3D IMAX这种的声光戏院,好好享受一下主创者的用心(主创者用心到对扮演斯巴达的战士跟希腊的战士的演员的身体线条是有不同要求的,斯巴达因好战,所以战士绝对都是八块腹肌的完
美体态,希腊战士则略显自然,只有六块腹肌,身体线条也较不须这么精雕细琢)。
本故事是根据《万恶城市》跟《斯巴达300勇士》的漫画家法兰克米勒的新作「薛西斯」改编而来的,这个漫画家根据了波希战争(也有说是『希波战争』)的一些史实(比如刚刚述说的那几场战争,跟传奇性的女将军都是史实),再发想创作了这两本漫画,他的画风特殊,也让导演在拍摄时,就想极力仿制、重现这种特殊的绘画风格,所以才会有斯巴达300勇士的那种极端风格化的影像效果。
这部片当然极尽暴力、血腥、情色、黑暗之能事,跟我一起看片的影评人朋友说有一场性爱戏非常立体……
当然,因为极度夸张化、风格化的处理后,反而让那些动辄断手断脚,截头削颅,浓血四溅的场面看起有种奇异的漫画感,算是对这种极致暴力的修饰,让他们在影像上看起来没这么怵目惊心。
说真的,这部片我也只能讲到这里了,毕竟战争片是我最讨厌的片型,我能够不批评,还这么大力吹捧,已经是对他的恭维了,至于还要硬挤出什么观后感想,那就真是太严厉的酷刑了!最后要说的是,走出戏院时,我只觉得有点荷尔蒙中毒,需要去肯德鸡点个八块鸡餐来填塞一下我饥渴的性灵,慰劳一下我的一如希腊战士般团结的肚子… …毕竟看电影、吃美食、享受脂肪才是最真实畅快的人生呀。
《斯巴达三百勇士》主要讲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中文片名
斯巴达300勇士
原片名
300
更多中文片名
三百斯巴达勇士
战狼300 .香港译名
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 .台湾译名
影片类型
动作 / 剧情 / 冒险 / 战争
片长
117分钟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评级
Rated R for graphic battle sequences throughout, some sexuality and nudity
级别
UK:15 USA:R Australia:R South Korea:18 Netherlands:16 Singapore:M18 Finland:K-15 Ireland:15A
拍摄日期
2005年9月17日
剧情介绍
[编辑本段]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罗德里格·桑托罗)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杰拉德·巴特勒)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经在激烈的海战中消耗甚大的波斯军队,显然已经无法在两天内在陆战中组织起什么强烈的攻势,因此,两军的短兵相接并未一触即发。
但两天后,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关后,措不及防的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
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汹涌而至的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
最终,这三百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一战中关付出了两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背景故事
[编辑本段]
这是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勤隘口(俗称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温泉关之战是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和希腊的又一次交锋。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撒尔迪斯,号称500万,实则30—50万人左右,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
也许你不信,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一向喜欢内部争斗的希腊各城邦组织了从未有过的联合行动。30多个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军总统帅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担任。
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七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该隘口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这时希腊人正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在希腊,奥林匹克高于一切,运动会期间是禁止打仗的。因此,希腊人在关上布置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波斯人临近的时候,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仅带了300人来增援。
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那能被吓着,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而斯巴达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却没能前进一步。薛西斯无奈,只好拿出最精锐的一万名御林军投入战斗,但除了抛下大片尸体外,还是攻不上去。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可以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上阵。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点般射来,佛西斯人败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
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得知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他把已无斗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塞斯比亚城邦的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杀红了眼的波斯人,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才最终被攻占了。
付出两万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幕后制作
[编辑本段]
【关于原著】
第一部描述温泉关战役的影片,是1962年的《斯巴达300勇士》,那一年《300死士》的作者弗兰克·米勒只有5岁。重温当年的《斯巴达300勇士》,影片的对白现在看起来古意盎然,然而其中的一段情节——300名勇士中奋战到最后的几人死于乱箭齐发——当时深深地震惊了米勒。5岁的米勒已经可以看漫画报刊,习惯于看到英雄必然胜利。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英雄,未必就是笑到最后的的人。“那就是屠杀!但却震撼人心。”米勒后来评价那段情节。
那段情节对米勒的创作生涯必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米勒的作品里充满了悲剧英雄。例如,在支撑起一个时代蝙蝠侠传说的成名漫画《黑骑士归来(Dark Knight Returns)》中,老迈的主人公已经退隐多年,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重出江湖,和各种恶势力搏斗,其中的高潮一幕,就是衰老的主人公大战昔日战友--超人。米勒总结说,他最擅长塑造的人物角色,就是那些不管多么努力,最后总是无望地败给命运的悲剧英雄,他们输掉最后的战役,但却赢得人心。
这种情结延伸到了《300死士》。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米勒就开始搜集资料,为《300死士》的创作作准备。
【关于影片】
最初《300死士》的制作人找到米勒,谈到合作事宜,米勒非常不愿意,因为300对他意味着很多。用他自己的话说,“《300死士》是他职业的璀璨顶峰。”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心血之作被改编成类似《特洛伊》之类的好莱坞大片。然而,在他看了几条试拍镜头之后,他被深深震撼了,于是同意授权。但导演对此又是一番说法,“米勒之所以授权给我们,是因为世上再无第二人能拍得出原著的感觉。”
【关于主演】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扮演者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的演技获得一致好评,但他得到这个角色非常侥幸。这个角色至少有15名候选者,人人在健身房里非常刻苦地锻炼肌肉,指望得到这个角色。结果穿上波斯长袍试镜的时候,人人看起来宛如波斯老王再世。杰拉德笑称,导演当时估计也挑花了眼,因为他来到杰拉德面前,甚至没有问他是谁,就说“试试这个家伙吧”——心仪影片的导演居然叫不出自己的名字,这让雄心勃勃的杰拉德大受打击。不过,导演证明了他的眼光不错,杰拉德试了几条镜头,大家说“那个人就是斯巴达疯子国王”!
【关于拍摄】
导演事先告诉所有演员,镜头里出现的应该是一个个健美冠军,而不是白面小生。为了激励演员拼命塑形,导演命人制作了T恤,上面写着“我死于温泉关战役”。然而一些疲于健身的演员偷偷说“比起天天魔鬼健身,痛快一死真是再容易不过。”
【关于服装】
从构思到完成《300死士》,米勒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和很多专家交谈过。可以说,《300死士》是一部非常忠实历史的著作——然而,艺术家所谓的“忠实”,和历史学家的“忠实”,意义自然不一样。在历史上,斯巴达战士们身穿沉重的盔甲作战,有些人的盔甲重量相当于体重的一半。米勒认为这样的服装画出来会让悲壮英勇的斯巴达勇士们活像乌龟军团,所以就在原著里改变了人物的服饰,斯巴达国王以及他的部下身着猩红战袍,半裸着精壮的身体。那些战袍看起来活像皮甲制成的Speedo泳裤。米勒说:“古希腊题材中,人物通常是裸体的;出于同样的艺术考虑,我扒光了战士们的衣服。”
斯巴达三百勇士有几部
最佳答案截止至2019年11月19日,斯巴达300勇士出了两部,第一部为《斯巴达300勇士》,第二部为《斯巴达300勇士2帝国崛起》。
斯巴达300勇士改编自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约翰斯塔德编剧,杰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卫·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迈克尔·法斯宾德、汤姆·威斯多姆、安德鲁·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讲述的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波斯希腊温泉关之役。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罗德里格·桑托罗饰)统率50万大军大举进攻希腊,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杰拉德·巴特勒饰)亲率希腊联军扼守住地势险要的温泉关;
但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列奥尼达斯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300位勇士全部战死,但同时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百视网希望斯巴达300勇士电影--有关斯巴达的电影,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