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方
“人人都想来这里,这是上海的巨大成功!”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艺术总监罗德里格斯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现场的发言犹在耳边。“今年申城舞台全是高光时刻”“名家名剧首演这么多,年度最佳太难选了”……这几天,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上海各大剧院掌门人的感叹。2023年,上海舞台留下无数动人瞬间,海内外星光辉映,彰显着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5小时的钢琴马拉松,马祖耶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刷新着中国舞台纪录;82岁歌剧之王多明戈重返浦江之畔,475岁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在蒂勒曼的执棒下献上两个浪漫之夜;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见证音乐会版歌剧《罗德琳达》亚洲首演,王羽佳、卡普松、安吉拉·乔治乌等轮番来袭…… ▼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一场场顶尖名家名团的精彩现场,一部部重磅新作的首演首秀,谱写出上海乐迷心中此起彼伏的难忘乐章。
与国际大咖带来的音乐盛宴相得益彰的,是一批本土制作的“上海出品”在音乐剧行业领跑全国,让“爱乐之都”的招牌更加闪亮。中文版《剧院魅影》在上海的首演,交出6.5万人次观众、4850万票房的亮眼成绩单,而以沪语音乐剧《爱情神话》为代表的一大批上海出品,则是厚积薄发的本土音乐剧从业者对产业送上的一封封情书。剧场剧目双上新,引来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观剧“特种兵”,尾票亭排起的长队、剧场寄存的行李箱,都是演艺大世界动人的风景。
古典音乐盛宴释放“双向奔赴”的热情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安吉拉·乔治乌、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瓦莱里·捷杰耶夫、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普拉西多·多明戈……今年下半年集中登台申城的国际巨星,见证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骄人的“朋友圈”。暌违三年,艺术家和申城乐迷尽情释放着“双向奔赴”的热情,剧场里的气氛热烈又感人。
马祖耶夫带来的《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马拉松音乐会,堪称2023全年上海演出的“爆款”,将近5个小时的音乐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小红书上,网友认为这场狂飙式的演出足以“载入史册”——“马祖耶夫的演奏情感充沛、酣畅淋漓!”“最后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结束,全场起立,沸腾的欢呼声快要把音乐厅屋顶掀翻了。”
另一位官宣即售罄,加场又秒完的大热钢琴家王羽佳,首场加演六曲意犹未尽,第二晚更是一连上演九首返场曲目。是什么让王羽佳在申城舞台如此“放飞自我”?原来,是上海乐迷凝神屏息倾听的美好氛围,让她流连不去。正如著名指挥家蒂勒曼所说,相比热烈的喝彩,音乐家们更在意听众们的倾听——“是不是集中注意力在欣赏音乐,台上的我们是能感受到的”。而生活在爱乐之城的上海乐迷,对于演奏者既有演出结束后的热情回应,更有音符奏响时的用心聆听,这何尝不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象体现。
“太顶了”“音乐厅年度最佳”……不久前,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迎来音乐会版亨德尔歌剧《罗德琳达》全剧亚洲首演,在中国仅此一站。“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有一批忠实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而音乐会版歌剧《罗德琳达》不论从舞台还是音响效果,都与上海音乐厅的气质最为相符,促成了作品在这里完成亚洲首演。”上海音乐厅节目部副经理刘夏说。而在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洁看来,如此轻体量、高水准的世界级古典音乐演出,也与上海的城市气质相投。这场还原典雅与本真巴洛克音乐的演出在小红书上获得一片好评,反映了申城音乐演出市场的不断成熟,也凸显了城市文化氛围的吸引力。
原创新剧与“上海出品”树立业界标杆
今年春夏之交的上海,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英国真正好集团联合制作的《剧院魅影》中文版,堪称是音乐剧之都人气最旺的演出。40场、近6.5万人次观众、超4850万元票房……该剧上海站演出34天里写就的这一连串数字,创下了中国音乐剧乃至戏剧演出市场的新纪录,为这部世界经典音乐剧的中国演绎交上了亮眼的成绩单,更把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发展推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挑战这部规模巨大的、极度考验各个舞台工种紧密配合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多年来国内音乐剧人的努力耕耘和中外方团队的深度合作。”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剧院魅影》中文版总制作人马晨骋说,此次《剧院魅影》中文版本土化落地,为行业制作流程和产业模式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标杆,其中的宝贵经验今后将可能帮助到更多国内原创和新编音乐剧。
让优质音乐剧成为上海演艺市场的金字招牌,这是亚洲演艺之都的豪情。过去一年里,从业者们意欲通过海内外音乐剧新剧目的引进和制作,把上海这座音乐剧之都打造成为海派创制的源头和国际前沿的码头。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在上海北外滩文化艺术新地标——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开启中国巡演,宣告着中国音乐剧舞台三年后再度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站上同一起跑线;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音乐剧《爱情神话》作为“演艺大世界·2023第九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开幕大戏,在上海文化广场人气爆棚,让剧场在国庆档的出票率和上座率创下新高。
安福路西口的咖啡店、话剧艺术中心的旋转门、修鞋匠的小铺子、华山路的指示牌……剧场里,《爱情神话》的主演们说着各种口音的上海话,兴之所至,在马路上、菜场里唱起歌跳起舞。“很生活,很人性,很艺术”——著名作曲家金复载对该剧的评论,代表了业界不少名家的认可。正如作曲彭飞所说:“我希望用音乐来传递新老上海人的生活智慧、雅致、诙谐、勤奋、创造,和它的浪漫主义精神。”如其所言,这部音乐剧是一封让人爱上上海的“情书”。随着本土音乐剧从业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哈姆雷特》《南墙计划》《杨戬》《刺秦》等不同体量的上海出品音乐剧,在申城的大中小剧场竞相上演。
“上海音乐剧市场是一个容纳多元审美的‘艺术珍宝盒’,它不断翻新、跃升能级,让申城甚至全国观众乐享其中,提升大家的观剧获得感和幸福感。”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