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剧评:过时女主设定与情感逻辑让人失望

电影91 21 0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难哄》掀起了一波热议,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观众口碑的急转直下。虽然在开播之前,这部剧凭借强大的明星阵容和话题讨论引发了众多期待,但却被批评为“过时”,成为了许多观众心目中的失望之作。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曾被视为“好饼”的剧集,在观众心中垮掉了呢?让我们深入分析这部剧中的女主设定和情感逻辑,揭示其失灵的原因。

《难哄》剧评:过时女主设定与情感逻辑让人失望-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难哄》改编自晋江文学城的同名顶流言情小说,开播之初即引发了大量关注,尤其是官宣的男女主角白敬亭与章若楠,吸引了众多粉丝的追捧。更何况,剧中还集结了诸多流行音乐人,为剧集贡献了动听的OST。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们发现,剧中那些绝望而痛苦的情节反而让这部剧显得更加乏力,甚至堕入了创作上的窘境。

剧中女主角温以凡的角色设定显得过于刻板,集中在她悲惨的经历上,为观众带来了情感上的负担。在前九集的时间里,她经历了父母的离世、工作的性骚扰、同伴的冷嘲热讽,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还遭遇了无法避免的骚扰。这一系列极端的情节不仅没有给角色增加深度,反而让她沦为一个单纯的受害者,用痛苦为男主桑延的英勇救赎提供了充分的“材料”。这种让人心生同情的设定被极度放大,消磨了观众对女主角的信任感与共鸣。

许多观众不禁质疑:难道女性角色就只能在爱情中依附于男主的“拯救”吗?主创团队通过塑造女主的苦难与男主的拯救,试图营造一种“宿命感”或“双向救赎”。这种设定并未能深入探讨角色的人性和成长,而是将女主的痛苦简化为男主爱的证明。这样的情感逻辑显得极为单薄,无法引起观众的真正共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加成熟德琼瑶的作品展现了女性角色的多维发展。例如,在《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从一个依赖父母的女孩,成长为一个敢于与父权抗争的女性,体现出女性力量的觉醒。相比之下,《难哄》中温以凡的角色显得无比苍白,缺乏转变与成长。

在整体剧情上,《难哄》同样表现出了过时的思维和老套的叙事手法。剧中的爱情设定如出一辙,男主故意制造机会接近女主,却在两人相处时表现得极为沉默。不禁让人感到困惑:这样的情感交流实在难以引起共鸣,观众不禁想问,情感沟通的工具是什么?是短暂的沉默还是无休止的误会?

更令人感到不适的是,剧中男女主的爱情似乎使得周围的人都变成了“NPC”,单纯地为推动他们的感情发展而设置。这样的设定不仅显得极为牵强,甚至使得整个故事的真实感减弱,令人出戏。观众在观看时,对于角色的发展和情感的流动感到陌生,最终不免对剧集的整体逻辑感到失望。

《难哄》在美学上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其内核却深陷老旧的情感逻辑中。时代变迁,观众们的审美和对情感的理解日益成熟,单纯依靠“霸道总裁与小白花”的套路显然已无法适应当今的文化语境。剧中的爱情设定显得悬浮而缺乏根基,无法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

《难哄》在尝试通过过度铺陈女主痛苦与男主救赎来构建剧情的同时,忽视了对角色的深入剖析。剧中缺乏真实感与时代感,使得其成为了一部“生错了时代”的作品。作为观众,我们期望看到更多与时俱进的佳作,而不是沉迷于过时的情感设定。希望未来的影视作品能够更加真诚,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情感共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