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前的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向全球观众直播说:“我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毫无疑问,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是属于人类的,那地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又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谁留下的呢?
6月7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刊发了中美科学家在宜昌市三斗坪发现距今5.4亿多年前动物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这些足迹由生活在寒武纪前的一种类似虾的动物留下,也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动物足迹化石。
6月6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展示在中国三峡地区发现的距今5.4亿多年前的动物足迹化石。
这块不起眼的“瓦片”,其实是灰岩,是几年前,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哲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雾河村的地层中发现了它,心细的他觉得这个有可能是遗迹化石,便将它放在包里带回了研究所。
此次发现的遗迹化石由两组足迹和三条潜穴组成,其中一组足迹(TW2)穿过两条潜穴(UB1和UB2),并与潜穴(UB3)相连。TW2与UB1空间上相连
地球上的首个“脚印”的主人究竟是谁?
“三峡地区发现的,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动物足迹化石。”研究员陈哲说,科研团队倾向认为,留下足迹的是寒武纪前一类接近于虾的动物。这一发现也说明,在寒武纪之前,具有附肢且两侧对称的复杂动物已经出现,寒武纪大爆发即将拉开序幕。
“从这些足迹可以看出,留下遗迹的生物可以通过附肢支撑身体,脱离沉积物表面,也就是说,这个生物爬行时肚子是离地的。所以,遗迹明显是由两侧对称的后生动物形成,而且它们具有成对的附肢。”陈哲表示。
“从化石情况来看,当时虾生活的海底比较柔软,相当于现在的淤泥。”陈哲说。
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
已知的地球生命历史上,绝大多数现代高等动物的祖先,直到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才以爆发的形式突然出现,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此次发现表明,具有附肢的两侧对称后生动物,在寒武纪之前的埃迪卡拉纪便出现,这也将寒武纪大爆发的序幕再次向前推进。
动物有了附肢,就可以用来四处活动,建造家园,争斗捕食,繁殖交配,因此,附肢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地球来说,动物附肢的出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它们可以用来搅动沉积,改造地貌,对彼时的地球化学循环和海洋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新零售全套解决方案,找宜昌绿风网络科技有赞运营中心(绿风超人团队为您服务)
标签: 地心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