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世衡(985年―1045年),字仲平,河南洛阳人,[1-3]大儒种放之侄,北宋名将、种家军开山人,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种世衡为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皇帝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历史评价主要成就轶事典故家族成员基本资料
本名:种世衡
别称:种仲平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985年
去世时间:1045年
主要成就:创立种家军,修筑;计除野利兄弟
官职: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
追赠:成州团练使
人物生平
种世衡年少时崇尚气节,兄弟中有想分其资产者,他全数辞让给予,只取图书而已。最初因其叔父种放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后多次升迁至太子中舍。
种世衡曾任泾阳知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王知谦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事情败露,按照法令应判徒刑,王知谦逃走。等到郊赦(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大礼时赦宥罪犯)将至,王知谦便主动向官府自首,种世衡说:“把王知谦送到州府必会得到赦免。”用杖击打王的脊背后向州府请罪,知府李谘上奏释免其罪。
后来,种世衡通判凤州。凤州将领王蒙正,是章献皇后刘氏的姻家,所作所为不守法纪。他曾向种世衡求取私利,种世衡没有听从,王蒙正非常生气,于是诱使王知谦诉冤而暗中帮助他,种世衡因此被流放窦州,后移居汝州。其弟种世材送上一官职来替兄赎罪,任命为孟州司马。过了很久,龙图阁直学士李纮为他辩护,宋绶、狄棐相继为他说话,种世衡被任命为卫尉寺丞,历任随州监酒、同州签书、鄜州判官事。
当时西部边地用兵,守备
历史评价
范仲淹:国之劳臣也。
孙甫:今陕西兵官惟种世衡、狄青、王信材勇,可战可守。”
欧阳修:①自西事以来,擢用边将,能立功效者殊少。惟范仲淹筑大顺城,种世衡筑青涧城,刘沪筑水路城;沪尤为艰勤,功不在二人下。②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
沈括: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
脱脱:宋惩五季藩镇之弊,稍用逢掖治边陲、领介胄。然兵势国之大事,非素明习,而欲应变决策于急遽危难之际,岂不仆哉。种氏自世衡立功青涧,抚循士卒,威动羌、夏,诸子俱有将材,至师道、师中已三世,号山西名将。徽宗任宦竖起边衅,师道之言不售,卒基南北之祸。金以孤军深入,师道请迟西师之至而击之,长驱上党;师中欲出其背以掩之,可谓至计矣。李纲、许翰顾以为怯缓逗挠,动失机会,遂至大衄,而国随以败,惜哉!
黄道周:种子世衡,少尚气节。有事西边,心尽力竭。既为筑城,又将泉掘。先开营田,复贷
主要成就
让西夏闻风丧胆的“种家军”,就是种世衡和他的儿孙们一手创建的。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谋,这些计谋被他广施于抗击西夏的战争中,尤其是“苦肉计”、“美人计”、“离间计”三条计策的巧妙运用,成功打击西夏的嚣张气焰,打乱西夏的战略部署,实现他保家卫国的盖世功勋。
轶事典故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春,范仲淹巡视边境时,得知环州(今甘肃环县)所属羌族大都偷偷和夏国国主元昊相交通。由于鄜州判官种世衡为抵御西夏修筑延安东北二百里故地宽城,名青涧城,在羌族百姓中很有声望,范仲淹就奏请宋仁宗调种世衡做环州知州,来镇抚羌族。羌族部落酋长牛奴讹,平时非常倔强,听说种世衡来了,竟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种世衡和他约定,第二天一定到他的帐幕去,慰劳部落百姓。这天晚上,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积雪足有三尺深。左右侍从说:“牛奴讹凶狠狡诈,难以信任,况且道路险阻,不易行走。”种世衡说:“我正是以信义结交羌人,怎能错过约定的日期?”于是,他冒着大雪前往。到达以后,牛奴讹大为吃惊,说:“我世世代代住在这个山上,汉人的官吏没有敢到这里来的,你一点都不疑心呀!”于是率领全部落的人向种世衡行礼,全部落感动得口服心服。
种世衡担任渑池县知县时,县中的山上有座庙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种世衡想将庙再
家族成员
种世材
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其中种诂、种诊、种谔战功显赫,关中百姓称其为“三种”。种世衡的孙子辈中,将才多多,其中以种师道最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