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王维舟资料简介)

电影91 43 0

王维舟(王维舟资料简介)-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姓名:王维舟  职业:军人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天桢,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川东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是***党内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青年时代参加辛亥***和四川的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1921年***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共。因此,被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家”。长期在川东组织武装斗争,后参加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四局局长,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军长。抗战时期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担任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第4局局长,中共四川省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副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学院(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第一任校长。1946年4月调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1949年任解放西南的西路军副司令员,12月29日,随贺龙率部进成都。1950年2月到达重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选为全国人大常委。1970年,遭受***、******集团迫害,含恨辞世。1979年12月29日,党中央在八宝山***公墓礼堂举行王维舟同志追悼大会,恢复了王维舟同志的政治名誉。

目录

基本资料个人经历生平事迹赤胆忠心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维舟

别名:王天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宣汉县

出生日期:1887年

逝世日期:1970年

职业:军人

信仰:马克思主义

个人经历

民主***时期,早年积极投身保路运动和辛亥***,参加反袁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

大***时期,1924年第一次***开始后,在家乡创建四川省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土地***战争时期,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至1932年在川东组织群众,坚持游击战争,参与发动了著名的“万源固军坝起义”,创建***根据地,发展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1933年11月2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军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1937年9月被***授予国民***军陆军少将衔。1938年任385旅旅长兼政治委员。1939年任陇东军政委员会***兼385旅政治委员。率部冲破敌人对陇东和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实现部队“丰衣足食”。***于1943年亲笔书赠其“忠心耿耿,为党为国”题辞。1936年10月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生平事迹

王维舟(1887.6.10——1970.1.10),本名王天桢,1887年6月10日生于四川省宣汉县(原东乡县)清溪场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父曾考取前清“贡生”,在当地颇有些名气,但家境平平。随着祖父母相继去世,家道中落,还在读私塾的少年王维舟不得不辍学务农。8岁入私塾,13岁随父种田,16岁到县城一烟土栈当学徒,复进县劝学所作会计管理员。他曾种过地,做过学徒、店员,亲历了旧社会百姓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生活,深重的压迫让他背井离乡到成都打工。中国时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黑暗的年代,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现实很快使王维舟明白,这不只是他个人的命运多舛,而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这激发了他一生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后来,他考入成都工兵学校半工半读,其间,他积极投身到四川的“保路运动”中,参加反对清廷出卖川汉铁路主权的保路斗争。

清政府血腥***了这次运动,他在脱险后,1911

赤胆忠心

王维舟同志一生对党赤胆忠心,严以律己,关爱部下,从不把个人利害得失放在心上,不以职高权重为家人或亲属谋利。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开始了长征,川陕苏区的很多红军家属跟着红军队伍行进。王维舟同志的亲属及家族大约有20多人也参加了长征,年龄最小的是他的侄女王新兰同志,出发时才10岁,最大的是其夫人马奎宣同志的妈妈,已经年过50了(并且是小脚)。与所有的红军战士一样,王维舟和他参加长征的所有亲属,跟着红四方面军长征,一路三过雪山草地,历经千难万险,没有一个人退缩,坚持到达了延安。后由于其岳母年龄大,没有文化,不愿拖累组织,又返回四川老家。解放后,她老人家一直在家乡靠劳动自谋生活,即便是王维舟任西南大区主要领导干部时,也没有要求县里对这位亲人有什么特殊的照顾。

李中权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北野战军九纵政委(九纵后改为46军),司令员是詹才芳同志,王维舟的侄子王波担任该纵队师参谋长,军参谋处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