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樱(沉樱 波伏娃)

电影91 4 0

沉樱(沉樱 波伏娃)-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姓名:沉樱  职业:文学,作家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沉樱原名陈瑛,笔名沉樱、小玲、陈因等。1907年4月16日生于山东省潍县城里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女作家。本名陈樱。“沉”与“陈”谐音,“樱”系指樱花。1925年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开始发表作品。两年后转入复旦大学。1934年去日本专攻日本文学。1935年回国,与诗人、翻译家梁宗岱结婚。抗战八年蛰居重庆,1946年任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教员,次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49年去台湾,一直在中学任教达17年,1967年退休,后赴美国定居,直到病逝。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简介作品风格翻译家主要作品生平经历人物评价步入文坛短暂的婚姻爱情纠葛山东脾气独立快乐难舍乡情生前遗愿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樱

别名:陈瑛、沉樱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潍县

出生日期:1907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1988年4月14日

职业:文学 作家

毕业院校:上海大学

主要成就:1934年去日本专攻日本文学。

代表作品:《春的声音》和《我们的海》

性别:女

所处时代:近代

重要事件:1934年去日本专攻日本文学。

人物简介

沉樱:本名陈樱。原名陈瑛,乳名娟。“沉”与“陈”谐音,“樱”系指樱花。沉樱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少女时期,她为周氏兄弟(鲁迅与周作人)翻译的日本小说所倾倒,因此取笔名“沉樱”,以表对日本文学的爱慕。

1907年4月16日,沉樱生于山东省潍县城里一个有文化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祖父是清朝的学官,而父亲读的却是洋学堂,接受了新思想;二舅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多才多艺,反对女孩儿缠足,主张女子读书、男女平权,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派人物。他的新思想,像春天的风,吹开了那颗幼小、堵塞而迷惘的心,使沉樱在浑沌之中,看到新生的前程。

作品风格

沉樱的小说多着笔于爱情婚姻。关于女性写作的“自处”问题的思考,庐隐曾语:“为不仅仅作个女人,还要作人”。而沉樱已超越为“不仅仅作人,还要作个女人”。她已经去理性思考狂热爱情下的婚姻危机。在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上,沉樱在现代女作家中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张爱玲之后、丁玲之前。

沉樱是以爱情小说名世。她的小说多取材于个人家庭生活和城市婚恋故事。笔者见到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的沉樱作品集《爱情的开始》,收录了《意外》、《中秋节》、《时间与空间》、《爱情的开始》、《喜筵之后》、《旧雨》、《女性》、《欲》、《洋娃娃》、《某少女》等爱情题材的短篇小说。

这些创作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情节简单,但没有做作的痕迹,重在写人的内心欲望与矛盾,所以今天读来依然鲜活生动。

沉樱的小说多写处于恋爱婚姻中的知识女性的情感世界,虽远离时代风云,格局较小,但描写细腻精致,语言优雅流畅,对其时一些女作家直白说教的“问题

翻译家

沉樱亦是一位翻译家。抵台后主要精力用于翻译,共译过20来本欧美名家的小说和散文,1967年,沉樱60岁。她自费印刷出版了自己翻译的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说集《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出版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书历经30年而不衰,至今仍畅销于台湾和海外,几乎成为这部名作的中文“定本”。其余有茨威格的长篇小说《同情的罪》,赫尔曼/黑塞的《悠游之歌》、《车轮下》、《拉丁学生》,还有《毛姆小说选》等等。

主要作品

《喜筳之后》(短篇小说集)1929,北新

《夜阑》(短篇小说集)1929,光华

《某少女》(短篇小说集)1929,北新

《女性》(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一个女作家》(短篇小说)1935,北新

沉樱散文集1972,(台湾自刊本)增补本改名为,《春的声音》,林海音编,1986,纯文学。

生平经历

1920年,随家迁居济南,住正觉寺街吉仁里。翌年,入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其间,北大毕业的国文老师顾献季先生向学生介绍正在兴起的新文学,给她很大影响。

1925年,考入***领导的上海大学中文系,两年后因学校被***封闭,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

1928年11月,沉樱的课业习作《回家》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望道主编的《大江月刊》第二期发表(署名陈因),茅盾读后,曾致信编者问“陈因何许人,是青年新秀,还是老作家化名?”且又在该刊12月号第三期上撰文称许:“《回家》一篇的风格是诗的风格,动作发展亦是诗的发展,此等风格,文坛上不多见。”此后沉樱又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

1929年8月,她在《北新》半月刊第三卷第15期发表短篇小说《欲》时,始用“沉樱”为笔名。这缘于她对周氏兄弟翻译的日本小说的喜爱:“沉”是陈的谐音,“樱”系指美丽的樱花。

1929—1935年间,沉樱共出版了五个中短篇小说集:《喜筵之后》(

人物评价

在台湾文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沉樱的小说创作不如散文、散文的成就不如翻译,这一评价据说曾得到过沉樱本人的认同。

沉樱是最早关注并表现现代知识女性生存状态和性别自觉的作家之一。有研究者认为,现代女性的自处问题(如何自怜、自珍、自强、自卫)这一20世纪女性写作的最大主题,可以说最早始于沉樱。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已经从追逐自由婚姻、新式生活的兴奋中走出,开始理性地面对女性在婚姻感情中的性别和角色定位。

揭示出曾被“五四”女性狂热追逐的自由爱情内部的危机,将新式婚姻放入思辨范畴接受新的理性考验。这在后来的张爱玲笔下有进一步的发展。

写《往事并不如烟》的章诒和女士,透露自己的写作深受沉樱影响,并盛赞沉樱:“我正在阅读沉樱,她的散文简约纯朴,感情真挚,不眩惑于奇巧华丽,不刻意追求艺术特色。我能学到她的一半,就满足了。可能一半也学不到。”

步入文坛

8

1920年,沉樱一家迁居济南,住在正觉寺街吉仁里。次年,沉樱入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在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期间,沉樱遇到了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国文老师顾随。顾老师文才出众,还拥护新文学。在顾老师的影响下,沉樱喜欢上了鲁迅、周作人等语丝派作家的作品。沉樱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开始步入文坛,其处女作就得到了茅盾等人的赞赏,在大家的褒奖之下,沉樱便一举成名了。

短暂的婚姻

9

1924年,17岁的沉樱随家南下,并于次年考取了***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两年后,上海大学在白色恐怖中被封闭。于是,沉樱便转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借读了两年。当时,剧作家洪深也在复旦大学教书,并积极从事戏剧运动。由于沉樱能讲普通话,洪深便动员她参加了复旦剧社,主演了话剧《女店主》。在此期间,沉樱与戏剧家马彦祥相识、相爱,最后结婚。可不知为什么,1930年底,沉樱又和马彦祥离了婚。

爱情纠葛

10

接着,沉樱到了北京,结识了知识广博、才华横溢的诗人、翻译家梁宗岱。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诗人、学者。他早年留学欧洲多年,与瓦雷里、罗曼·罗兰等文坛大师交往颇深,1931年回国后任教于北大,与沉樱结识。梁宗岱在学习上肯下苦功,翻译中一丝不苟、反复推敲的精神给沉樱很大影响。1934年秋,梁宗岱因早年包办的婚姻问题与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闹翻,便从北大辞职,与沉樱同赴日本,同居于叶山。一年后,沉樱与梁宗岱回到国内,结为伉俪。此后,沉樱多居家中,偶有所作。1937年,长女梁思薇出生。抗战爆发后,一家离开天津,辗转至重庆,梁被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聘为教授。1941年,次女思清出生。

1944年,梁宗岱在回广西百色处理家务时,与当地的粤剧演员相识相爱。沉樱闻讯后,立即偕两个幼女思薇、思清搬出两人的住所。

沉樱与梁宗岱的感情纠葛颇为复杂,沉樱晚年曾说过这样的话

山东脾气

11

关于沉樱和梁宗岱的分手,台湾女作家潘琦君在文章中写道:“思薇说她母亲对父亲一直是又爱又恨。他们俩其实都相互的欣赏,相互的关爱,但因两个人个性都太强,永远无法相爱。母亲毅然离开父亲,并不一定是因为父亲对她用情不专,而是由于性格不合。”在重庆时曾与沉樱邻居多年的好友赵清阁回忆说:“沉樱热情好客,朋友们都喜欢接近她。为了家务之累,她不能常写作了,心里不免烦恼,常和宗岱闹脾气。宗岱性情耿直,也不谦让,终于两人吵了几年分开了……”沉樱的山东人脾气性格,使她不顾朋友的劝阻,带着年幼的子女离开大陆,远赴他乡。据赵清阁回忆,沉樱赴台前,她曾与方令孺劝阻,“但她个性很强,表示要走得远远的,永世不再见到梁宗岱。这是恨,但也是因爱而恨!他们的矛盾主要还在于宗岱希望她做贤妻良母,而她偏偏事业心很重。据说当年梁宗岱也曾从广西飞到上海,希望至少阻止子女赴台。未果。”

沉樱说的“山东人的脾气”,实际道出了她作为一个现代知识

独立快乐

12

1948年沉樱到台湾后,执教于苗栗县头份镇著名的私立中学——大成中学,后为了儿女上学方便,1957年移居台北,受聘于台北市第一女子中学教授国文。

在台湾,沉樱独自负担三个子女的生活和教育费用,压力很大;但她从来是乐观的。她常说:“我不是那种找大快乐的人,因为太难了;我只要寻求一些小的快乐。”在头份镇,沉樱结识了乡居的***学大家和抗日志士张汉文和他的夫人司马秀媛,与他们成了忘年交,在他们的果园中建了三间小屋,这成了她经常读写的地方。阅读和翻译是沉樱寻求的快乐,而且她的翻译很受读者的欢迎,很多读者向她写信交流,这也增加了她的快乐。1967年,沉樱60生辰,用女儿寄自美国让她宴请亲友的汇款余款,自费印了她翻译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集《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作为更有意义的纪念,不料引起强烈反响,在当时台湾出版业萧条的境况中,一年内竟连印10版,后来又印行了几十次,打破了台湾翻译的记录,至今仍畅销于

难舍乡情

13

“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虽然是在繁花如锦的蜀国之春,又有谁曾忘记了家乡呢?但愿没有太多人知道它就是杜鹃,就是子规,而它叫的就是“不如归去”吧——我当时曾这样在默念着。

家乡是归去了,但曾几何时又离开了。现在宝岛上,我又住在乡下,在这四季如春的地方,花木是够繁茂的,但常使我觉得奇怪的是鸟声并不太多。看了到处开的杜鹃花,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杜鹃的“不如归去!”的叫唤。是的,什么时候我再归去听听那些“春的声音”呢?

沉樱的散文名篇《春的声音》,1939年写于重庆北碚,1949年又重写于台湾,不单是为了文字的修饰,更多的还是由于乡情的难舍。“不如归去”的声音,几十年来一直响在沉樱的心头。沉樱在台湾虽不乏朋友,却仍怀恋家乡的亲友和过去的往事。1963年除夕,在台北的沉樱给在女儿思薇写信,该信收入她的散文集时题为《一夜乡心五处同》,其中当也包括远在大陆的梁宗岱。1980年给其表兄田仲济的信中还问及

生前遗愿

14

因子女在美国,1972年,沉樱离台赴美居住。1982年4月,沉樱从美国回国探访亲友,先后到上海、济南、北京,见到了巴金、赵清阁、田仲济、朱光潜、卞之琳、阳翰笙、罗念生等亲朋好友。以她最初的打算,是想回国定居。但她在河南开封闲居了数月,始终不能习惯,只好又飞回美国。晚年的沉樱患P·S(“帕金森”病),执笔不便。1988年4月14日,沉樱病逝于美国玛利兰州老人疗养院。赵清阁通过沉樱女儿梁思薇的信获知,沉樱走时身边一个亲人没有,因为儿女们不住一地。“但她生前曾遗嘱思薇,说她活着一直不愿加入美国籍,死后也要尸还故国。并且希望安葬北京。”当可想见,在异乡的暮春中如一片美丽的樱花悄悄沉殒的刹那,沉樱的心头仍在响着幼时故乡空中那“不如归去”的春的声音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