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遵仪(杨遵仪)

电影91 10 0

杨遵仪(杨遵仪)-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姓名:杨遵仪  职业:地质学家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杨遵仪(1908年-2009年9月17日),广东揭阳人。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新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和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杨遵仪转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先后担任地质学院的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普查系和地质系主任等职。1980年杨遵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并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古生物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还担任过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分会以及其他一些国际地质学术组织的负责人。杨遵仪对无脊椎古生物的门类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研究造诣颇深。组织领导了对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生物绝灭事件的成因、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及其上下矿产形成规律的研究,并选择中国南方三个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作为国际候选层型,从而推动了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外界评价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遵仪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揭阳县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2009年9月17日

职业: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博士

信仰:***

代表作品:《新疆东北部石钱滩组C—P腕足类》(英文)

人物生平

1908年10月7日(农历戊申年九月十三日)杨遵仪出生于广东揭阳洋淇乡寨内村(今属揭东县登岗镇)一个基督教家庭,兄弟姊妹6人排行第二,全家生活靠父亲的小药店维持。1915年小学、初中、高中在洋淇、澄海、汕头教会学校就读。由于家境不济,初中、高中阶段时辍时读。高中毕业后又工作了一年,自己积攒下100块大洋后辞工告别家人去上海求学。

1928年夏同时考取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现南京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选读上海暨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1929年夏再次考取清华大学继续学习经济学专业。在清华大学受室友程裕淇同学的影响,第二年改学地质学专业。

1933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留校当助教。用英文完成的毕业论文《地质文献目录》被当时国立北平研究院评为1933年年度奖金论文。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的留美研究生。193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在地质学家C.O.Dunbar教授的指导下习功地层学

主要成就

杨遵仪毕生从事地质教育事业,执教50多年来,先后讲授过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自50年代以来,他培养了大批专业科研人才,包括几十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重视地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新理论,强调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先后主编了6部中专及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其中高校《古生物学教程》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并与1988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杨遵仪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古生态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的各个方面都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先后发表了60余篇论文,出版了7部专著。

在古生物学方面,他是中国研究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学者之一。先后研究过无脊椎动物10门类中的5个门类。在研究区域上多是条件比较艰苦的边远地区。有不少研究填补了中国研究领域或是研究地区的空白。杨遵仪是中国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所领导的科研集

外界评价

遵仪先生从事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工作七十余载,胸怀祖国,博学笃志,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十年***”中,杨遵仪教授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但他自觉无大过,心里很坦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学生们都知道他很有学问,非常欢迎他一同到安徽贵池地质队参加对口劳动,又到湖北江陵和江西909地质队参加教学实践。这时他虽然还在接受批判,但一有空他就学习英、德、法3种文字的***著作,他坚信语言工具今后还会有用处。事实也正是如此,1971—1972年,就有人找到江陵去请他审查中国学者赴尼泊尔、苏丹等地考察石油的报告译稿;1973年,师生返回北京组织起来搞科研,他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跑遍北京几个大图书馆,查阅了多年不见的各种外文期刊,分别向地质学院的教师和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