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陈再兴
母亲的童年是充满辛酸和坎坷的。她出生不久之后就因病而落下左眼失明的残疾。晚年得女的外公外婆为此悲痛万分,四处寻医问药终无果。幸运的是,老天爷赋予了母亲聪颖的天资和乐观的禀性。
五六岁时,她就以她的聪明乖巧、伶俐口齿得到了左邻右舍长辈们的一致赞许,伙伴们在玩耍中也往往约定俗成认她为头,听其安排与指挥。
然而当母亲正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童年的甜美时,命运之神喜怒无常的脾气又发作了。母亲八岁那年,外公因患痨病而带着无尽的依恋与不舍而去了另一个世界。
外公去世后,母亲早早地结束了本应无忧无虑的孩童生活,擦干眼角泪水的她毅然决然张开稚嫩的臂膀去支撑起自己的蓝天。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外婆在解放前不曾从事过体力劳作,因而后来外婆一直不谙稼穑,导致母亲很早就从事本该属于成年人担当的一切粗活重活。
可以说,童年时的母亲不仅得不到如山的父爱,事实上在如水的母爱方面也略显缺失。那年头正处于集体共同劳动时期,母亲参加田间的各种劳作,她往往能和成年人一样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毫不逊色于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在做完集体工作之后还游刃有余,往往舍不得闲着。比如,她时常去山上砍柴,然后挑着七八十斤重的两捆柴走二十多里路到县城卖,来往四五十里路,换来的是那区区几毛钱及满脚的血泡。由于母亲性格开朗,热心能干,与人相处中能左右逢源,因而她每天都以笑盈盈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对母亲来说,所有这些都冲淡了由失怙及破相所带来的心理阴影。
由于自幼在苦水中浸泡长大,母亲不论在性格的坚毅、吃苦耐劳及行事的干练方面都是先人一步,高人一招。也许是能者多劳吧,当母亲长大成人后,又开始了养育我们兄弟几人的新的艰辛历程。
母亲是能内能外的多面手。在朦胧的记忆深处,儿时的我每天早晨还在睡梦中时,就迷迷糊糊听到母亲到床头的米瓮里量米的声音。我马上意识到新的一天到来了,母亲开始了一天的家务劳动,做饭、洗衣、扫地、喂猪……这些家务活,对母亲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顺手,一切都做得那么游刃有余。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传统社会农村家庭的通常运转模式。家庭负担的沉重,以及母亲的勤劳能干的秉性,使得母亲在料理家务活之余,还常常和父亲一起到田地里劳作。在庄稼地里,男人能干的活,母亲也基本上都能拿得下。所以尽管我们家多年来一直耕种十多亩田地,但每年农忙季节,我们家总能在立秋之前完成“双抢”,从不落后于别家。
某年农忙季节某天,附近的一些人不约而同地对我家的一块稻田惊叹:“这块田里昨天傍晚还是一片金黄的稻子,今天早上怎么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禾苗。过了一个晚上,怎么这块田由黄转青了?这家人真是勤快得少见呀。”其实,真相是那天晚上母亲和父亲一起在月亮和星星的陪伴下对那块田进行了收割、灌水、耕田、插秧等工作。这一连串的劳作,均是父母在一夜之间完成的,那天晚上,母亲和父亲可是几乎一晚未合眼呀。正因为有了母亲的能里能外,儿时的我们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终究没有冻馁之虞。
光阴荏苒,我们兄弟几个相继背上了书包。在那个谷贱伤农的时代,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的费用始终如压在母亲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且这“石头”越来越沉重。为了支撑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母亲一方面省吃俭用,另一方面把自己忙得快撕成两半了。曾经一段时间,为了缓解家里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母亲让父亲到外面去务工,自己一人承担起家中里里外外的一切。所幸的是,日子虽然苦,但母亲心中总是乐呵着,因为我们兄弟几个的学习成绩都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这使得母亲总感觉曙光就在前方,心里自然始终是亮如灯、暖如火。
母亲是个明事理,敢抗争的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村只有我们一家姓陈,因而我们家在当地属于“异族”,这就使得我们小时候难免遭人白眼、受人欺侮。在这种情况,母亲就犹如一只雄鹰,她用自己的羽翼来庇护着她的幼仔。每当我们兄弟几人受到欺凌时,母亲总能同对方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与人发生纠纷时,只要有理,母亲总能据理力争,最后让对方心服口服。记得有一次春节前夕,村里分发刚从集体池塘捕捞上来的鱼。某品行不正的村干部捉弄我们家,恶意克扣我们家的份额,精明的母亲一下子就看出其中有猫腻。从鱼的总量、人均分配量、我家户口数等方面当众进行了剖析,最终使得那个村干部承认错误,答应重新分配。由于母亲左眼失明,有的品行不良的人曾为此讥讽母亲,这对于母亲来说,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此时的母亲在被激怒的同时,总能以自己能说会道的本领,有力地回击对方,让对方无言以对,狼狈而退。
母亲的宅心仁厚、好善乐施也是远近有名的。也许是受当地淳朴民风的影响,抑或是秉性使然,母亲相信有因果报应,所以行善积德是她一生中的必做功课。当邻里街坊有困难时,一般都会来找母亲,母亲只要是力所能及,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村里的一些诸如聋哑人、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在受到委屈时或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来找母亲诉苦或求助。记得那年头,村里时常有从外地来的乞丐,当乞丐出现在我家门前时,母亲总是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善有善报”的信仰得到贯彻。在我们那个小山村流传着不少有关我的母亲乐善好施的真实故事。有一次,母亲在深山里砍柴,突然幽深的山谷里传来一阵凄厉的妇女啼哭声,吃惊不小的母亲回过神来之后找到该妇女,关切地询问原委。原来该妇女的的子女不孝,拒绝赡养她,年迈的她落得无家可归的境地,已经饿了好几餐,故而伤心而泣。母亲在安慰她之余,当即把她带到我们家吃饭。之后又亲自带老人回家,并做老人子女的思想工作,使老人的子女真切领悟了“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道理。没有文化的母亲不懂得法律,但她用她那颗善良淳朴的心最终妥善处理了这起家庭纠纷。不仅现实生活当中如此,即使在看电视或戏曲时,每当电视里或舞台上出现大善、大恶之人物或悲惨十足、感人至深之情节时,母亲口里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或喜或悲、或愤怒或同情的叫声,甚至会由于与剧情中的人或事产生心灵的共振而泪水涟涟。
如今,母亲早已用她的汗水和心血把我们兄弟几个浇灌成人。年近花甲的她本可以过上含饴弄孙的甜美晚年。但由于劳动早已经成了母亲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了母亲自然而然的一种习惯和下意识动作,因而她每天仍然是手脚不停,忙碌不已。
闲不住的她在我妻子所在的单位高安二中校园内找了一份临时性的差事——当寝室管理员。她不仅能够每天早起晚睡,不折不扣地做好为学生开门关门、打扫寝室卫生等职责内差事,而且她在工作中讲究方法,力求把工作做得卓越。她深知在寝室管理中要善于“攻心”。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她经常找一些性格桀骜不驯的学生进行谈话,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甚至一些家长在苦于自己与孩子无法沟通交流时,会主动恳求我母亲从中调停,而且母亲总能有效地消除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顺利搭起彼此之间的桥梁。此外,当一些学生遇到困难时,她总能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所有这些都使得她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感情,也为寝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筹码。
最终母亲以自己的勤、善、智等固有禀性,把所分管的寝室管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学生、家长及领导的一致赞许,并且在高安二中的职工及家属中口碑甚佳,这使得我和妻子脸上有光。母亲在学校当寝室管理员,不仅让自己“夕阳更红”,而且偶尔还能为我照看一下家庭,同时又在经济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一想到这些,我总感觉母亲头上的银发是那么的耀眼。
不经意间,我发现母亲的双鬓已被岁月无情地染白了,母亲额头上已经爬满了深浅不一的沟渠般的的皱纹,她的双手已结上了厚厚的老茧。所有这些,对我来说就像是急性催泪药,每念及此,泪水就不听使唤地夺眶而出。因为这白鬓、这皱纹、这老茧是母亲所历经的坎坷人生的鲜活见证,透过这些,我仿佛看见母亲在数九寒冬打碎河中的坚冰为我们搓洗衣服,又仿佛看见三伏暑天母亲在田地里挥汗如雨地劳作,还仿佛看到母亲在黎明或深夜去为学生开门关门的身影……
作者:陈再兴
标签: 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