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藻(1820年2月14日—1897年7月24日),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同治元年(1862年),被提拔为侍讲,深受西太后慈禧的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1865年),再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光绪二年(1876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对完颜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病乞假,旋卒,享年七十八岁,清廷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亲属成员史***载基本资料
本名:李鸿藻
别称:高阳相国
字号:字兰荪、寄云号石荪,砚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直隶高阳县
出生时间:1820年2月14日
去世时间:1897年7月24日
主要成就: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
追赠:太傅
谥号:文正
人物生平
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二月十四日,李鸿藻生于贺县县署中,生父李澈通曾任广西贺县知县。李鸿藻是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入选庶吉士,被授为编修。后又充任山西乡试,督察河南学政。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选择儒臣为皇子的师傅,大学士彭蕴章向咸丰帝推举李鸿藻。李鸿藻被召来京,咸丰十一年(1861年),特诏李鸿藻教授大阿哥载淳读书。
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藻被提升为侍讲。因是同治帝师傅,深受西太后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1865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同治五年(1866年),李鸿藻官授礼部右侍郎。同年还乡为母丁忧。慈禧皇太后懿旨,援引雍正、乾隆时期重臣孙嘉淦的先例,命李鸿藻开缺守孝,百日后仍回京授读,兼理机务。李鸿藻上表恳请守孝终止,朝廷驳回不允。倭仁等理学名臣也代为陈请,皇太后仍命恭亲王传谕慰勉。李鸿藻接连上疏称病,故而朝廷最终让他完成守孝。
同治七年(
主要成就
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然而,崇厚竟于次年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李鸿藻坚决反对该条约的签订。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发动清流派弹劾李鸿章用人不当,奏请光绪帝治崇厚擅订之罪,改派使节出使俄国修改上述条约,使该条约得以改订,保住了上万平方公里的祖国领土。在李鸿藻、张之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朝廷另派曾纪泽(曾国藩之子)赴俄。经过艰苦的谈判,曾纪泽与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和俄驻华公使布策于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二十四日在俄国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终于争回了《里瓦几亚条约》失去的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以及诸多军事要塞和关口,更正了许多有关分界及通商条款。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挑衅于朝鲜,清廷命李鸿章商办军务,授军机大臣。在对待日本侵略问题上,李鸿藻在军机大臣中和翁同龢的主张一致,支持光绪皇帝主战,反对西太后、孙
人物评价
《清史稿》:①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务实践,持躬俭约。傅穆宗十余年,尽心启沃。②其在枢府,独守正持大体,所荐引多端士。
天嘏著《满清外史》:师傅先帝老臣,汝乃门生媳妇尔。吾方有要言,何必引避耶?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高阳李尚书鸿藻,毅皇帝登极后,弘德殿师傅之任,虽广延耆宿,而以尚书为甘盘旧学,两宫毗倚尤专,并已令参机务矣。……至光绪年,高阳已官正卿,遘本生太夫人终堂之戚,以本房主丧无人,具呈礼部请守制三年,亦经礼部议准。尚书之为人子,可谓守经尽礼,不愧儒臣。
佚名《名人轶事》:清世大官谥文正者七人:汤斌、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师傅得之,则成惯例矣,其人盖尚无大过。
罗惇曧《中法兵事始末》: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内廷当差有年只为囿于才识,遂致办事竭蹶。
亲属成员
祖上:李国普,明朝天启时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爵少师太子太师,谥文敏。
祖父:李殿图,历任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安徽、福建两省巡抚。
父亲:李澈通,曾任广西贺县知县。
长子:李兆瀛,郎中。
次子:李焜瀛,郎中。
三子:李石曾是***元老、勤工俭学运动的最早倡导者、故宫博物院首任理事长。
史***载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