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战(英雄之战电影)

电影91 49 0

  老河口保卫战,是豫西鄂北会战(又称老河口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于1945年3月27日至4月8日。

  豫西鄂北会战是抗战正面战场22场大型会战中的最后一战。日军集结4个师约7万人,附坦克百余辆,骑兵2千人,各型飞机106架,发起进攻。中国第五、第一战区军队10余万人奋起抵抗,其中,川军22集团军125师驻守的老河口成为焦点。老河口坚守13天后陷落,以125师为主的川军守城部队撤退。数十年后,当时的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说:“老河口之战其惨烈之状,不亚于滕县保卫战。”

  老河口为鄂西北战略要地,向北直通河南,向西通达陕南,转南即是四川。此外,老河口居汉水中游东岸,自古以来是汉水的重要渡口,沿汉水可直达汉口、上海。1938年10月,武汉沦陷。1939年5月,李宗仁将第五战区长官部迁至老河口。

  豫西鄂北会战要图

  李宗仁的长官部到来后,老河口逐渐形成了五战区内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替代了沦陷的汉口。同样是水陆码头的老河口,素有“小汉口”之称。李宗仁坐镇老河口,商人有了安全感,开始云集于此。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都曾荟萃于老河口。

  1943年9月刘峙接替了李宗仁。从1939年5月到1945年2月,李宗仁在老河口住了近6年,度过了抗战的大部分岁月。1945年2月,李宗仁被调往汉中,不久后,老河口保卫战打响。

  守老河口,也是守四川

  日军进攻老河口,缘于老河口的军用机场。

  川军抗战史专家何允中说,机场驻有中美空军歼击机联队第三大队,常驻有中型轰炸机二三十架,歼击机四五十架。

  机场的主要任务是对华北、华中及华东战场的日军进行打击,也对从四川起飞向日本本土和琉球群岛轰炸的B-29重型轰炸机护航,提供安全走廊。1945年,这条空中走廊的B-29重型轰炸机,有时会在老河口机场停留。日本人为解除这一威胁,意图攻占老河口。

  抗战期间中国民工修筑老河口机场,背后是老河口机场停放的P—15B战斗机。

  此外,日军还有攻占四川的计划,称为“五号作战计划”。据日本《大本营作战纪要》记录:以25个师团的兵力(50多万人)和一个飞行师团,同时从川陕、宜昌三峡向四川发起进攻。华北方面军主力突破秦岭和巴山指向广元,第51军由老河口逼近汉中,以利于方面军主力突破险峻的山岳地带。第11军在消灭中国第六战区军队后,进占万县、秀山一线。作战目标在于中央军主力,占领四川要域,摧毁抗战根据地,以促使重庆政权屈服或崩溃。

  第二期作战,日军欲“消灭四川主力,攻占成都及重庆”。“攻占成都后,确保该地周围要地,并占领嘉定、自流井、遂宁等要地,扫荡残敌”;“攻占重庆后,以一部确保该地附近……同时扫荡嘉陵江左岸地区要域残敌,迅速占领泸县、叙州等长江沿岸要地,同时扼守重庆至叙州的长江上游,阻敌南逃,并平定长江沿岸之敌。”

  因此,老河口成为日军进攻路上的一颗“钉子”,攻占老河口就势在必行了。

  接令:固守老河口三天

  老河口战役前,刘峙怕长官部受轰炸,在1945年2月就迁往了地处武当山的草店。

  1945年3月,日军在河南洛阳地区集中了110、115两个师团和坦克第三师团、骑兵第四旅团等部队,3月28日晚攻占南阳,向老河口迂回。

  何允中说,日军突然来袭,担任第五战区长官部警卫的只有川军125师,而且其中的374团仅有一个营,团长回川接新兵了,兵力严重不足。125师原本在大洪山作战,年初时和127师对调,在老河口整训。

  125师师长汪匣锋

  125师师长汪匣锋,副师长陈士俊,全师包括师部直属部队有8000多人。陈士俊战后记述,他们是3月26日接到的命令:固守老河口3天,掩护后勤物资等撤至汉水西岸。也就是说,只要坚守到29日即可。

  老河口城西邻汉水,北东南三面多是土城墙,三面城墙有9道城门。陈士俊回忆,3月27日,他们首先在老河口东北的塔子山与日军交火,他带领373团逐次抵抗,退守老河口城。老河口机场被日军攻占。

  陈士俊回到师部,被任命为总指挥,指挥守城的两个团。他把重要兵力放在北边的化城门。

英雄之战(英雄之战电影)-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在老河口协同作战的汪匣峰之胞弟汪梦泉(左)

  何允中说,在随后的战斗中,日军果然以化城门为进攻重点,数十门炮火猛轰城门。炮轰后,数十辆坦克掩护步兵向城墙靠近。守城川军的炮营将平射炮隐蔽在城墙上,准确命中目标。

  炮兵在营长周正林的指挥下,轰退了日军。此后,长官部又从130里外调了一个炮连赶来受周正林指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周正林,南充人,黄埔13期炮兵科毕业。

  第二次接令:再守四天

  到29日,125师已坚守老河口3天了。

  正在此时,刘峙再次命令:为保证战区的作战部署,125师必须再坚守老河口4天;45军代军长王澂熙率军直属部队和127师星夜兼程,增援老河口,估计明后日可达。

  这样一来,125师要坚守到4月2日。3月30日,日军未进攻。125师守军趁战斗间隙,抢修工事。

  127师师长何翔迥

  何允中说,增援的127师,此时还在大洪山里,距老河口400多里。何翔迥的127师花了两天两夜到达老河口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阵枪炮声。

  127师立刻加入战斗,节节击退日军。可日军115师团主力来援,对127师形成包围,何翔迥不得不跳出包围圈,放弃为老河口解围的计划。

英雄之战(英雄之战电影)-第2张图片-九妖电影

日军炮兵

  日军115师团全力攻城。数十门火炮轮番轰击化城门和东门,将城墙轰出几个大缺口。日兵多次涌入,以数十架云梯架在缺口向上攀爬。陈士俊率部顽强抵抗,双方短兵相接,守住了城门。

  31日的战斗极为惨烈。日军在城墙上轰出两个大缺口,从城西北角攻入城中,两军展开巷战,最终川军将日军的入城部队及两名中队长消灭。

  据日本《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记录:第二中队长夏目大尉、联队炮中队长锻冶大尉相继战死,中岛曹长的机枪小队,登城墙时遭到炮击,全员战死。

  4月1日,化城门再次燃起战火。城墙被轰开一个大口,100多名日军冲入城中,占据房屋顽抗。川军守军迅速增援,陈士俊调来火焰喷射器,将所有入城日军烧死在房内。

  陈士俊发现,川军伤员有许多是正面头上枪伤。他到城墙上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日军在远处高树和高房顶上架有机枪,专对城墙上露头的守城官兵射击。

  他找来神枪射手,专打远处日军的狙击兵。几个回合下来,日军狙击兵受到压制,大大减少了川军的伤亡。

  再次来令:守城延长7天

  到了守城的第7天,4月2日,按照此前长官部的命令,应该是守城的最后一天了,但陈士俊已对随时变更命令的刘峙不抱希望。果然,又传来长官部的电令:守城的日期再延长7天,共计14天,这是第三次变更命令。

  陈士俊战后记述:4月3日,125师开会商讨战略战术。大家认为,经敌轮番更替的攻击,天天挨打,伤亡很大,而刘峙长官命令,先是坚守3天,后又命守至7天,这两个任务现已完成,昨晚又电令再守一周,究竟企图何在,迷惑不解。但上级命令,只有坚决服从。

  4月5日,日军挖地道入城,出口在城墙后面50多米的民房内。恰好,居民刘有福路过此地发现日军,报告给民房外的川军一支预备队。川军悄然前往,乘日军不防,用机枪堵住洞口和房门,向内射击,并放火烧房。火熄后检查,一共有90多具日军的尸骨,随后将地道炸垮堵死。

  4月6日,何翔迥率127师380团增援125师,加入老河口战役。4月7日,是川军守城以来形势最险恶的一天。

  何允中说,日军重炮全面炮击,化城门落弹越来越密,土城墙再度垮塌,被轰出一个大缺口。几辆坦克一边开火,一边对着缺口直扑过来。第一辆坦克冲过缺口,不料一头栽进一个反坦克坑,进退不得,正好挡住后面的坦克。

  原来,城内早就挖好了不少反坦克坑,这些反坦克坑挖得十分巧妙,有的上面铺设木板,盖上泥土,就像平地一样,人在上面走没事,但承受不起坦克的重量。

  日军坦克

  坦克被阻,日军六七百人的步兵却蜂拥进城,占据了化城门向东的几条街道。125师指挥部立即调集所有机动部队堵塞缺口,向进城的日军围攻。汪匣锋和陈士俊也赶到前沿,指挥部全体人员都提枪上阵。巷战极为惨烈,一片死尸,两个鬼子窜到373团的一个伙房,正在煮饭的伙夫拿起菜刀就上,把两人砍翻。

  4月8日,日军由化城门的缺口继续蜂拥入城,陈士俊数度组织预备队反攻均未奏效。局势在恶化,守城部队已处于不利的形势。125师师长汪匣锋迅速将情况上报,上级指示:部队入暮后撤退。

  化城门,埋鬼子的地方

  老河口沦陷后,敌我双方隔汉水对峙,直到战争结束。

  何允中说,第五战区长官部和22集团军司令部都派人来老河口城慰问。见到老河口战地景象,视察人员为之动容,称守军是抗战英雄:“化城门成了‘化尘门’,是埋葬鬼子的地方。”

  在老河口保卫战期间,每到夜里,阵亡官兵的遗体被集中起埋在公园的空地里。后来,日军的炮击和空中轰炸又把已掩埋的遗体掀出来。阵亡官兵的遗体被重新收殓,利用夜里送弹药的船只返回时,运到汉水西集中埋葬。

  当时报纸关于老河口保卫战的报道

  何翔迥回忆,老河口保卫战中,127师伤亡了500多人。陈士俊记述,125师伤亡官兵1000多人,排连长死伤最多,营长及代理营长伤5人,战车防御炮营长阵亡。4个月后,日军115师团长杉浦英吉在河南漯河向五战区缴械投降时,承认老河口一战日军死亡上千人。

  川军之所以能坚守13个昼夜,陈士俊认为,除官兵上下一心、奋勇作战、近战杀敌外,老河口城为背水阵地,交通未被切断,在当地民众的协助下,晚间仍能补充粮弹、运送伤兵,“使我官兵长留深切的感动。”

  日军攻占老河口之后,对未逃走的市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报复。4月8日至19日,日军搜城,逢人便杀,仅在明家山韩坡一带就用刺刀杀死329人。日军对未逃脱的妇女,不论老幼,肆意轮奸,有老人因痛斥日军奸淫妇女,被割掉唇舌,敲掉牙齿,开膛破肚。老河口城内外腥风血雨,火光通天,民众死四千三百余人,伤一千七百余人。商号店铺、民众财产被大肆抢掠,数量无法计算。

  老河口中山公园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摄影罗道海)

  1946年2月,国民政府在中山公园西北角建成“第五战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碑顶部的展翅雄鹰,是抗战时来老河口的美国飞行员设计。

  来源:华西都市报

  抗战论坛kz1937com

  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被遗忘!抗战论坛公众号,以理性、客观、兼听为宗旨,为抗战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态度的抗战史公众号!更多内容https://www.kz1937.com

标签: 英雄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