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年五十八。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诗》录其诗三首。概述图片来源:《三才图会》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为政思想个人作品人物评价轶事典故后世地位亲属成员史料记载基本资料
本名:李沆
别称:李文靖
字号:字太初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洺州肥乡
出生时间:947年
去世时间:1004年7月23日
主要作品:《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题六和塔》等
主要成就:为相近六年,辅助真宗“咸平之治”;绘像昭勋阁
官职: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封爵:陇西郡开国公
追赠:太尉、中书令
谥号:文靖
人物生平
2李沆器度宏远
李沆颇受赏识
李沆辅导太子
李沆再相参政
李沆居守京师
李沆备极哀荣
任相时期官衔任期给事中、参知政事(副相)淳化二年九月己亥(991年10月13日)-淳化四年十月辛未(993年11月3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首相)至道三年四月甲辰(997年5月19日)-景德元年七月丙戌(1004年7月23日)李沆年轻时喜欢学习,气量很大,其父李炳曾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他日一定会官至公辅。”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中进士甲科,任将作监丞、潭州通判。因郊祀恩,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在通判潭州时,转运使赵昌言“谓其有台辅之量,表闻于朝”。而当时长沙守何承矩也“厚待之,以为有公辅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回朝任著作郎。相府召他考试写约束边将的诏书,上奏给宋太宗,太宗看后很高兴,命他以原职在弘文馆当值,赐五品官服。
雍熙三年(986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对宰相说:
为政思想
严守资格
李沆在执政过程中,严守自己选拔人才的原则,即按资格用人。南宋的叶逋认为,李沆是“守资格用人”这种思想的开端,也是执行最好的人。他力主安静,稳定政局,建议真宗“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
李沆用人不为私,善于察人,也乐于推荐和提拔人才,曾举荐了张咏、晁迥等人。但他举荐人才,也不是无原则的,对于被寇凖多次推荐的丁谓,他始终不予任用,认为其“可使之在人上乎”。寇凖不以为然,其后遭丁谓陷害远贬,方才佩服李沆所言。
李沆死后二十多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梅询说他可用,宋真宗反对说:“李沆曾说他不是君子。”李沆被真宗信任倚重达如此程度,此事也深为欧阳修等人所感慨。
政简少变
李沆为相时,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因西北用兵,宰辅有时到天黑才吃饭。王旦叹息说:“我们这班人怎么才能坐致太平,能够优闲自得没事呢?”李沆说:“稍微有些担忧辛劳,足作为警戒。将来四方宁静,国家未必没有大事发生。”后来契丹与宋和亲,王旦问这怎么样
个人作品
《全宋诗》录有李沆的诗三首:《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贡院销宿闻吕员外使高丽赠徐骑省》、《题六和塔》。《全宋文》亦录有其文。
人物评价
李沆作为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有“圣相”之美誉。史赞其为相“光明正大”,李贽在《藏书》中将其列为“忠诚大臣”,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他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这对于稳定宋初的内政外交、抑制奢侈、安定民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炳: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赵光义:①李沆、宋湜,皆嘉士也。②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马亮: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
赵恒:①卿真长者矣。②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
王旦:李文靖真圣人也。
张咏:吾榜中得人最多,慎重有雅望,无如李文靖(李沆)。深沈有德,镇服天下,无如王公(王旦)。面折廷争,素有风采,无如寇公(寇准)。
杨亿:圣作物睹,帝赉元辅。如鼎三足,犹天八柱。翊宣大猷,康济庶务。兖职有阙,仲山是补。显允相国,光弼大君。谟明亮采,师古经文。道类矢直,政无丝棼。百工时乂,九流洞分。公德如风,孰不霍靡。公言如兰,人斯服媚。文成典
轶事典故
李沆为相时,常在接待宾客时沉默寡言。大臣马亮与李沆同年出生,又与他的弟弟李维交好,对李维说:“外面议论说你大哥是没口的瓢葫芦(无口匏)。”李维趁空把马亮的话告诉了李沆。李沆说:“我不是不知道呵。然而现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议事,皇上封爵论奏,全无阻塞蒙蔽,政令多能下达到各级部门,大家都可看见它。比如国家大事,北边有契丹,西边有夏人,我白天晚上逐项商议所要防备抵御的策略,没有不详细探究的。缙绅之中像李宗谔、赵安仁这样的,都是当时杰出的人才,我与他们谈论,尚不能启发我的思想,其余的新进仕宦之子,他们坐、起、拜、揖,尚且乱了典章顺序等级,入席必定自论功劳最多,以希求得到宠爱奖赏,又有什么策划值得与他们接触交谈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像被笼子和罩子网住后随遇而安,笼罩之事,我是不愿承担的。你替我感谢马君(马亮)”
李沆为人重厚寡言,曾住在京师,也很少有人进出拜访。一天,突然有人乘轿来访。下轿
后世地位
乾兴元年(1022年),宋仁宗赵桢即位,李沆与王旦、李继隆得以配享宋真宗庙庭。
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赵昀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李沆位列其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沆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亲属成员
8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先祖李左车秦汉之际著名谋士,封广武君。曾祖父李丰官至泰陵县令,累赠侍中。曾祖母滕氏追封虢国太夫人。祖父李滔官至洺州团练判官,累赠中书令。祖母苗氏追封鲁国太夫人。父亲李炳官至侍御史,累赠尚书令。母亲周氏追封陈国太夫人。平辈弟弟李源曾任国子博士、虞部员外郎。李源曾任光禄寺丞、太子中舍、屯田员外郎。李维字仲方,累官知陈州,卒赠尚书右仆射。——原配张氏永兴军司马张忠辅之女。继室朱氏太常少卿、工部侍郎朱洞之女,累封越国夫人。子辈儿子李翁朝生平不详。李宗简曾任大理评事。儿子三人——皆早卒。女儿——嫁右谏议大夫薛映。——嫁奉礼郎、国子博士向传正。——早夭——嫁北宋名相王曾,早逝。女儿四人——生平皆不详。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9《小畜集·卷二十八·故侍御史累赠太子少师李公墓志铭》
《武夷新集·卷十·李沆墓志铭》
《隆平集·卷四》
《东都事略·卷四十》
《五朝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二》
《宋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