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企图遭到东宝工会的反对,全体职工举行大罢工,并得到进步文化团体的支持。这次大罢工以20名工会干部自动退出东宝公司而告结束,其中包括制片人伊藤武郎、导演山本萨夫、龟井文夫、楠田清、剧作家山形雄策等。工会方面终于争取到使裁减人员止于最小限度。这两个组织成为战后独立制片的先驱,拍摄了一系列被称为社会派的现实主义电影。
今天百视网小编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木下惠介的电影代表作是什么,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木下惠介60年代之前的电影风格是
答木下惠介60年代之前的电影风格是浪漫主义。
木下惠介,本名为木下正吉,1912年12月5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日本导演、编剧。毕业于滨松工业学校。木下惠介60年代之前的电影风格是抒情派的浪漫主义,在日本电影界,他的表现风格与黑泽明的男性化与豪壮不一样,而倾向温驯的、纯真的女性化色彩。
1933年,木下惠介进入松竹电影公司蒲田制片厂任摄影助手;1936年,转入导演部任助理导演;1943年,拍摄了处女作《花开之港》,并且获得表彰了新人导演的“山中贞雄赏”;1946年,监制并拍摄了日本二战后第一部反战影片《大曾根家的早晨》,影片被评为《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影片第一名。
木下惠介人物评价
木下惠介是日本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全才导演,他既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又了解摄影技术。经常自编自导,每部作品都努力进行摄影技术方面的新摸索。喜爱外景拍摄,给电影注入一股清新的自然之风。作品丰富,内容全面,既能拍摄让人捧腹的喜剧,也能拍摄让人潸然泪下的悲剧。既能拍出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历史片,又能拍出发人深省的社会片。
木下惠介导演挑战过喜剧、实验电影、爱情片、社会片等许多类型,给影坛带来了新风气。他在色彩的使用和音乐上和文森特·明奈利很像。而且木下导演对1960年代以后的导演们影响很大。在日本松竹这一制片厂体系中,他的影片有很明显的自己的风格。
七十岁老人丢下悬崖喂乌鸦是什么电影?
答出自电影《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讲述了在一个小山村中,69岁的阿铃与丈夫死别后,和新丧妻的儿子辰平以及孙儿们住在一起,她一直在为儿子寻找续弦。村中有个习俗,凡是到了70岁的老人必须去参拜楢山,所谓的参拜,其实就是把老人舍弃在山里。
幕后制作
本片根据深则七郎的同名小说改编,叙述了贫困农村中舍弃老人的残酷习俗。影片并没有强烈渲染这一旧俗的非人道,而是着重展现出老人的从容和亲人们的复杂心情,令本片成为一部描绘普通农民家庭温情故事的作品。
导演在影片中融合了舞台剧的风格,采用舞台剧的手绘大背景作为布景;场面切换时采用幕布来表现,画面的构图也充满了日本传统艺能的样式美。这些都为影片带来了独特的效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电影旬报和每日电影评选的最佳影片奖,木下惠介凭借此片赢得了最佳导演奖。
本片是融合日本净琉璃与歌舞会艺术的凄美杰作。不仅布景、运镜、灯光充满古典舞台的美感,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以日本传统的独特色彩来传达。
片中饰演阿林的田中绢代及饰演辰平的高桥贞二都演得十分生动感人。对于描述民间弃老习俗的本片,虽漂浮着残忍的异样人生观,但导演木下惠介将日本传统艺术之美结合于电影,堪称登峰造极的古典作品。
日本电影史的日本电影史-第四期(1945~1960):
答战后及走向国际
日本投降后,电影法虽已废除,而严格的检查制度依然存在,只不过是由美军占领当局取代了政府的检查。受到战争和占领状态切身教育的日本有良心的电影艺术家,为了保卫民族民主权利,提出了电影民主化的要求,1946年,木下惠介和黑泽明首先分别拍出具有民主思想的影片《大曾根家的早晨》和《无愧于我们的青春》。这两部影片的剧本都是出自在战争期间遭到迫害的久板荣二郎之手。与此同时,在法西斯黑暗时代积极从事学生运动的今井正,也根据山形雄策和八住利雄的剧本拍出了《民众之敌》,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作为组织上的保证,各电影制片厂相继成立了工会,不仅提出提高工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在经营管理和拍片方面的民主权利。然而,美国占领者和电影垄断资本是绝对不允许民主势力有所发展的。1948年,东宝公司以整顿为名,准备解雇1200名职工,将企业中的共产党员及倾向进步的人士清洗出去。这一企图遭到东宝工会的反对,全体职工举行大罢工,并得到进步文化团体的支持。罢工持续了195日,最后在美国占领军的指使下,出动大批装备有飞机、坦克和机枪的军队,包围了东宝工会作为斗争据点的砧村制片厂,进行镇压。这次大罢工以20名工会干部自动退出东宝公司而告结束,其中包括制片人伊藤武郎、导演山本萨夫、龟井文夫、楠田清、剧作家山形雄策等。工会方面终于争取到使裁减人员止于最小限度。
战后,日本独立制片运动蓬勃兴起,50年代中期为鼎盛时期。上述退出东宝的山本萨夫等一批艺术家,创办了新星电影社;为了寻求创作自由而离开松竹公司的吉村公三郎和新藤兼人组织了近代电影协会。这两个组织成为战后独立制片的先驱,拍摄了一系列被称为社会派的现实主义电影。主要有:今井正的《不,我们要活下去》(1951)、《回声学校》(1952)、《浊流》(1953)、《这里有泉水》(1955)、《暗无天日》(1956)、《阿菊与阿勇》(1959);山本萨夫的《真空地带》(1952)、《没有太阳的街》(1954)、《板车之歌》(1959);家城已代治的《云飘天涯》(1953)、《姊妹》(1955)、《异母兄弟》(1959);关川秀雄的《听,冤魂的呼声》(1950)、《广岛》(1953);龟井文夫的《活下去总是好的》(1956);吉村公三郎的《黎明前》(1953);新藤兼人的《原子弹下的孤儿》(1952)、《缩影》(1953);山村聪的《蟹工船》(1953)。及至50年代末期,日本的电影市场完全由东宝、松竹、大映、东映、日活、新东宝六大公司所垄断,独立制片拍出的影片面临无法与观众见面的困境,经济上损失严重,整个独立制片运动濒于绝境。一些具有才华的艺术家重新被大公司所吸收。
罗生门
日本投降之后,由于社会动荡和物资匮乏,电影的质量提高缓慢,直至1949年才逐渐走上复兴的道路。尽管大公司对于摄制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采取排斥态度、热衷于大量拍制纯娱乐影片,但也不能完全置作品的艺术性于不顾。小津安二郎的《晚春》、吉村公三郎的《正午的圆舞曲》、木下惠介的《破鼓》、今井正的《绿色的山脉》,均摄于1949年。尤其是《破鼓》一片以讽刺喜剧的样式,为日本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此外,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1950)在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从此,日本电影开始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继《罗生门》之后,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和《雨月物语》(1953),也分别在戛纳或威尼斯电影节上得奖,为日本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1951年,木下惠介导演的《卡门归乡》是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
1949年以后约10年间,日本电影最明显的倾向是文艺片的复兴和描写社会问题的作品增多。成濑巳喜男的《闪电》(1952)、《兄妹》(1953)、《浮云》(1955)、《粗暴》(1957)被誉为文艺片的佳作。同时,六大公司也迫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不得不约请一批有成就的编导人员拍摄一些有意义的艺术作品。如小津安二郎的《麦秋》(1951)、《东京物语》(1953)、《彼岸花》(1958);沟口健二的《近松物语》(1954);黑泽明的《活下去》(1952)、《七个武士》(1954)、《蛛网宫堡》(1957);木下惠介的《日本的悲剧》(1953)、《二十四只眼睛》(1954)、《山节考》(1958);吉村公三郎的《夜之河》(1956);今井正的《重逢以前》(1950);市川昆的《胡涂先生》(又译《阿普》,1953)、《烧毁》(1958);五所平之助的《烟囱林立的地方》(1953);丰田四郎的《夫妻善哉》(1955)等等,均获得很高的评价。因此,电影评论家们认为,这些影片加上独立制片的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影片,形成了日本战后10年电影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1956)还出现了太阳族电影,主要作品有:《太阳的季节》、《处刑的房间》、《疯狂的果实》等。此类作品都是根据青年作家石原慎太郎的小说改编,描写一批“太阳族”(战后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青年)的流氓生活,他们既没有明确的理想,也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只有无目的的反抗和对一切都表示不满的无政府主义的行动。影片的中心内容不外乎是表现“性和暴力”。这些影片对青年一代产生的不好影响受到了严厉的舆论谴责。因此,风行一时的“太阳族电影”很快便衰败下去。当然,它的暴露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以后的某些作品中仍被保留下来。
几度风雨几度情歌曲是什么电影?
答《几度风雨几度秋》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46ia
几度风雨几度秋一般指亦喜亦悲几度秋
《亦喜亦悲几度秋》是木下惠介自编自导的剧情片,由高峰秀子主演,佐田启二等共演,于1957年10月1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描绘了一个辗转日本各地的灯塔员家庭。虽然也有过争吵和不幸,但夫妇两人在长年累月的相互扶持中形成了深厚的依恋和默契,而子女也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伴随着对这个特殊而又普通的家庭的刻画,影片反映出日本近现代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展现出日本各处的地方自然风光。
电影:为纪念二战停战60周年,日本制作的4个特别剧是什么
答《杉原千亩物语——救命的六千人签证》(直译)
反町隆史在《杉原千亩物语——救命的六千人签证》(直译)中,扮演在二战时期,违抗政府命令,发下日本签证给6000名犹太人的日本驻立陶宛大使杉原千亩。
《二十四之瞳》
黑木瞳主演,改编自木下惠介的经典电影,该剧以日本香川县小豆岛为背景,描述国小教师和12名学生从和平的时代进入战乱后的人生转变,后半段更融入饰演黑木瞳学生的小栗旬,在战火燎原的瓜达康纳尔岛中仍紧握小时候与老师合照的画面,为该剧投下催泪爆点。
《广岛·昭和20年8月6日》
松隆子与加藤爱、长泽雅美、富浦智嗣饰演在战火中相依为命的姐弟。由于父母双亡,身为大姐的她独力经营旅馆,扛起教养弟妹之责,但他们和睦的生活却因原子弹而破灭,她被迫将年仅15岁的弟弟送上战场
《再见萤火虫》
主演: 松岛菜菜子、夏川结衣、石田法嗣、佐佐木麻绪
导演: 村濑健
简介:
《萤火虫之墓》为纪念停战60周年由日本NTV电视台制作拍摄,日剧天后松岛菜菜子领衔主演的金秋特别剧《萤火虫之墓》于昨日(11月1日)晚9点正式播出。根据今日收视率官方网站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该剧首集获得了21.2%的收视佳绩,松岛菜菜子依然不愧是现今日本电视界屈指可数的收视天后。
该剧改编自野坂昭如的代表作,脚本家由笔触犀利老练的井上由美子出任。去年由井上由美子改编的《白色巨塔》赢得赞誉无数,而她所原创的《good luck》也曾创下平均30.4%的收视神话,对于商业和作品内涵平衡感的把握上,井上由美子功力独到。《萤火虫之墓》(又名再见萤火虫)在此之前曾被动画大师宫崎峻搬上荧幕,而该片在电影频道首播时也同样获得了超过20%的高收视率。宫崎峻用最富童趣的艺术表现形式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成就了这部动画经典。与前者相比,真人版则直接扯开了附着于动画上温情脉脉的美好面纱,以血淋淋的事实对战争的罪恶发出了最直接的控诉。
《萤火虫之墓》讲述了在战火纷飞中失去双亲的兄妹二人的悲伤故事。14岁的清太和年仅4岁的妹妹节子在一次空袭中成为了孤儿,年幼的清太承担起守护妹妹的重任。尽管兄妹二人生死与共的亲情足以擦亮硝烟笼罩的阴霾天空,虽然在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芒让身处黑暗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一缕曙光,但清太弱小的肩膀依然无法抵挡战争轰轰的巨轮,两个天真无邪的年青生命被炮火碾碎,等待兄妹二人的依然是无法挽回的悲惨命运。在剧中,松岛菜菜子出演兄妹二人的叔母浅野久子一角。全剧将透过她的双眼,为人们讲述这个血泪故事。
本剧除松岛菜菜子以外,15岁的石田法嗣将饰演清太一角,4岁的妹妹节子则由小童星佐佐木麻绪出演。而因主演日版《流星花园》杉菜一角而人气大涨的井上真央也会参与演出,在剧中饰演菜菜子的长女,全剧将由60年后已成迟暮老人的她用回忆的方式揭开故事的帷幕。
观后感:萤火虫从摊开的掌心中旋舞上升,自由自在,幽幽莹莹。映出妹妹天真欣喜的笑容,映出哥哥轻松释怀的舒心,映亮在翩然流光中互视著的眼睛——喜欢这种片刻快乐的眼睛,渴望幸福和平的眼睛。
记得儿时有首歌谣:“小小的萤火虫呀,飞在夜色中呀,挑起小灯笼哟,照亮路儿赶回家。”微光闪闪的小萤火虫,能否映出兄妹俩的未来与幸福?能否照亮兄妹俩回家的路?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可以回的家了。
萤火虫很漂亮、妹妹很可爱、哥哥很健康,一切都很纯美,但背景是,战争——很无情地,注定了这一切只会是一个心痛。萤火虫悄悄淡淡地转瞬即逝,他和她也如这小小的萤火虫,轻盈地闪过流光,又无声无息地消逝於注定的悲剧。
萤火虫死了,他和她为它砌墓、为它伤心。他和她消逝了,有谁来捧起樱花掩上他们过早伤痕累累的身心,有谁来为他们落泪呢?
活在幸福与未来太没有保障的年代,对他们来说是否太艰辛太难适应?在这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是幸运,还是先死去的人幸福?又有谁能回答?!
在那场战争中,有多少人笑著看过萤火虫的美丽,再悲伤地为它砌墓,然后面对自己死亡?又有多少人还没有认真开心地欣赏过萤火虫的舞蹈,就毫无准备地永远失去了机会?谁能说不曾有过类似的真实,真实得、让你心痛
这是一部反映真实二战中,日本人民被战争吞噬的动画电影。它的主角,不是结束不义战争的救世变身英雄;它的主角,只是平平凡凡存在过的男孩女孩。所不平凡的,即他们不应该却又无奈地挣扎在战争背景下。
看著萤火虫的生命之舞,我不止一次想哭,却流不出泪水。这种心痛不是哭过一场就会好过一些,它坠在心头,很难消散忘怀。年少的我说不清也道不明那种感觉。我不曾有过在战争中濒死的经验,也没有因战争而失去一切的刻骨之痛。有的,是牢记著被侵略过的耻辱与伤害,还有一对兄妹被战争一点点扑灭的生命之光
萤火虫之墓——战争砌成的叹息之墓。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木下惠介的电影代表作是什么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百视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