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1602年?—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吴桥兵变,不久投降后金。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打败,被困桂林,自刎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历史评价轶事典故家庭成员史***载基本资料
本名:孔有德
别称:毛永诗
字号:字瑞图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辽东盖州卫
去世时间: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初四
主要成就:为清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封爵:恭顺王→定南王
官职:平南大将军
谥号:武壮
原籍:山东
旗籍:汉军正红旗
人物生平
孔有德大约出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是铁岭矿工出身,“长于弓马,不识字”。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占领辽沈后,孔有德同其兄孔有性投奔明将毛文龙,参与了镇江大捷,后转进朝鲜皮岛。他与同乡耿仲明过从甚密,据说拜耿仲明为义兄,后来人们多以“孔耿”连称。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累升至参将。毛文龙收他为养孙,赐名永诗。他对毛文龙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以至于在贵为清朝藩王后依然“每言(毛)大将军时事,辄于色不自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以后,后金政权在东北迅速崛起,到崇祯年间(1628—1644年),已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山东半岛已成为明朝防御后金军渡海南下的前线。
自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毛文龙部以辽东沿海金州、朝鲜皮岛一带为根据地,屡次袭击后金的后方,给后金造成了威胁。然而这支部队军纪败坏,不听明朝政府指挥,冒领军饷,骚扰地方,引起明政府的忧虑。
崇祯元年(162
历史评价
皇太极:都元帅远道从戎,良亦劳苦。行间诸事,实获朕心。招抚山民,尤大有裨益。不谓劳顿之身,又遭衔橛之失。伫闻痊可,用慰朕怀。
屈大均:崇祯间有三叛臣,其首恶为孔有德。
永珹:皮岛才初展,吴桥计渐穷。天教投上国,时至树宏功。缔造膺皇眷,招徕锡命隆。师仍提旧部,衔独授元戎。袍解丰貂暖,筵张秘殿融。直将心腹待,应竭股肱忠。兵特称天祐,恩尤出圣衷。鼓鼙劳乍效,银币赉何丰。国号承基大,宗王拜爵同。威扬平壤外,声震塞垣中。降将开山海,偏师佐邓冯。贼氛旋拉朽,明业已飘蓬。定鼎邀殊赏,为屏冠上公。自兹频讨乱,所向辄横空。捷屡驰吴楚,铭兼勒华嵩。定南封更晋,攘外奖宜崇。疆圉偏多事,千城合鞠躬。蛮方琛未献,粤徼道宜通。远统貔貅往,亲蒙矢石攻。桂林除跋扈,梧野起疲癃。反侧行看尽,功名惜未终。潢池妖复炽,萑泽孽潜讧。大师成孤注,危城倚上穹。来援音杳杳,出战势怱怱。冠裂肝俱碎,袍沾血尽红。肯将身落贼,争觉气如虹。素帛全遗
轶事典故
孔有德自称为孔子后裔,但南明大臣张同敞指斥孔有德自称孔子后裔是对孔子的侮辱,孔氏族人则在孔有德试图拜谒孔庙孔林时关闭大门禁止其进入,并呵斥孔有德是冒称孔子后裔,《孔子世家谱》也没有将其收入。
家庭成员
妻:白氏、李氏
子:孔廷训
女:孔四贞
史***载
《清史稿·列传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