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久(1909 03.01 - 1999 02.09),出生于辽宁沈阳,金属材料学家、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学家、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率先开设并改革充实《金属力学性能》课程。起草并组织协调全国科技规划中机械制造材料强度中心问题的研究工作。筹建并领导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为我国材料强度科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开展多次冲击抗力等课题的研究,从多冲抗力、疲劳缺口和过载敏感度、塑性等方面论证了提高材料使用强度水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展了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总和机械性能的研究,突破了对低炭钢选材用材的传统观念。总结多年的研究形成“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的理论成果,逐步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致力于金属材料、热加工、热处理、材料强度等方面研究。他创立多次冲击抗力理论,为合理选择材料和制订热处理工艺指明了方向;论证了低碳钢淬火后能得到具有优越性能的低碳马氏体,为发挥常用低碳钢的强度潜力开辟了新途径;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社会任职人物评价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惠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沈阳市
出生日期:1909年3月1日
逝世日期:1999年2月9日
职业:金属材料学家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多次冲击抗力理论”
人物生平
1909年3月1日,周惠久出生于辽宁沈阳,祖籍浙江绍兴,其父周瑞麟,为清朝奉天(今沈阳)一小衙门的文书,在周惠久两岁时即去世。母亲克勤克俭,把心血倾注在培育子女成材上。
1927年,周惠久毕业于沈阳第一中学,同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由于家境贫困,靠勤工俭学读完四年大学。通过勤工俭学,扩大了周惠久的视野,也锤炼了他的意志。
1931年,周惠久从唐山交通大学大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9月1日回沈阳到东北大学任助教。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为了不在日伪统治下作亡国奴,周惠久毅然南下,到北平清华大学任助教,除辅导结构力学外,还讲授过材料试验、测量学等课程。
1935年暑期,周惠久考取了公费留美,进了美国伊利诺大学力学系,导师是美国材料疲劳研究的摩尔(H.F.Moore)教授,完成了《钢轨钢的疲劳行为》的论文。
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力学硕士学位。因为成绩全优,又善于动手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在西安交通大学任职期间,率先开设并改革充实“金属力学性能”课程。起草并组织协调全国科技规划中机械制造材料强度中心问题的研究工作。筹建并领导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为中国材料强度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多冲抗力、疲劳缺口和过载敏感度、塑性等方面,论证了提高材料使用强度水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开展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综合机械性能的研究,突破了对低碳钢选材用材的传统观念。
1958年起,开展了《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综合性能》的研究,论证了低碳钢淬火后能得到具有优越性能的低碳马氏体,为发挥常用低碳钢的强度潜力开辟了新途径。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低碳马氏体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油钻井吊具、射孔枪、汽车上的重要螺栓、连接钢轨的鱼尾螺栓、输煤机溜槽和圆环链、手扶拖拉机驱动轴等等,在应用低碳马氏体钢后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强度水平和使用寿命,减轻了机件重量,节约了金属材料和
社会任职
周惠久担任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材料学会理事长、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理化检验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国金属学会理事等职,曾当选为陕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1938~1941年任西南联大教授,并在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兼职。
1941~1945年任陆军机械学校战车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兼机械化工程学院教授。
1946年暑假,他随中央大学回到南京;同年冬,到善后救济总署工矿委员会兼职。
1948~1952年任无锡开源机器厂(无锡机床厂前身)总工程师、厂长。
1963年高教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任主任
周惠久历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兼任陕西科协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理事。当选陕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周惠久教授还曾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名誉所长,
人物评价
在1965年高等教育部举办的直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和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并列为5项重大的科研成果,被誉为“五朵金花”。同一期间国家科委在北京组织座谈会和报告会,请周惠久向机械、煤炭、石油、水电、兵工、航空等部门主管技术的领导同志,以及首都教育界、科技界、工程界人士作报告,受到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并沟通了一些协作渠道。
周惠久先生是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热加工、热处理、材料强度等方面的科技工作和教育事业。他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并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周先生从事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尊重人才,爱护青年,循循善诱,爱才若渴。对青年他始终热情帮助而又严格要求。周先生不仅其学术思想博大精深,而且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