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增禄(1898—1979),诸暨西山乡(今牌头镇)何村埠人。物理学家、教育家。因发明7喷嘴水银扩散泵、研究高真空理论而闻名。首次提出“抽速系数”的概念,被学界称为何氏系数。长期执教于理工科大学,主持过浙江大学物理系,创办了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高真空技术专业,培养了大批物理、光学和真空技术专门人才。
目录
基本资料个人履历个人事迹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主要论著参考文献基本资料
中文名:何增禄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诸暨县
出生日期:1898年8月13日
逝世日期:1979年5月12日
职业:物理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加州理工学院
个人履历
何增禄(1898—1979),诸暨西山乡(今牌头镇)何村埠人。同文小学毕业后,升入诸暨县立中学堂,成绩优异。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南京东南大学)。何增禄以优异的成绩读了三年,因家境困难,放弃最后一年的学习,1922年起,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助教。1926年,复进东南大学学习,1927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次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1929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高真空技术,获科学硕士学位,又进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光学。1933年回国,直至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山东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1952年在浙江大学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光学仪器系,并任系主任。1955年调至清华筹建工程物理系,任教授。1958年至1959年,在苏联杜波那高能粒子研究所工作。回国后仍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曾长期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杭州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学术委员及中科院学部
个人事迹
1898年8月13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
1919—1922年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2—1926年任南开大学理科助教。
1927—1929年在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为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
1929—1930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
1930—1933年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高真空技术、在罗彻斯特大学任助教并研究光学,并于1933年8月获加州理工学院理学硕士学位。
1933—1935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35—1936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6—1952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并于1940—1943年,1947—1952年任该系主任。
1952—1955年任浙江大学教授,光学仪器系主任。
1955—1979年任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和工程物理系教授,其间于1958年3月—1959年3月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任研究员。
1979年5月12日病逝于北京
人物生平
何增禄,1898年8月13日(农历6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西山乡何村埠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中学曾辍学一年。1919年9月入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参加过“五四”运动,学习3年后又辍学谋生。时值南开大学急需理科助教,他以高材生应聘。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聘工作达4年之久。1927年秋又回母校完成学业。此时南京高等师范已更名为东南大学。他于1929年8月毕业后,任清华大学助教一年。1930年9月自费赴美留学,进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在该院诺曼·布里奇(NormanBridge)物理实验室研究高真空技术。1932年9月至1933年2月在罗彻斯特(Rochester)大学任助教并研究光学。1933年3月至8月又回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学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33年10月何增禄回国,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35年秋,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独断专行,擅自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拨给物理系购置仪器设
主要成就
创制多喷嘴扩散泵,首次提出“抽速系数”概念
何增禄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上闻名的高真空技术专家。他在美国研究高真空技术期间,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自从1915年德国W.盖德(Gaede)提出高真空扩散泵原理的设想、次年美国I.朗谬尔(Langmuir)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银扩散泵之后,高真空技术及其相关的实验技术、工业生产技术便迅速发展起来。但不久发现,水银的蒸气压过高,限制了真空度的提高,因而又产生了人造有机油的玻璃扩散泵,水银扩散泵渐被淘汰。进而人们又作出了种种改进油扩散泵抽气速率的尝试。正值此时,1932年何增禄以高超实验技巧成功地制成了4喷嘴和7喷嘴扩散泵。泵体的多个喷嘴极大地增加了喷嘴缝的有效面积,扩大了箱体尺寸,并增加了狭缝上方的空间,使其阻力减至最小,从而使扩散泵的抽气速度达到恒定。当他的有关设计以“多喷嘴扩散泵”为题发表时,受到美国物理学界和技术界的广泛重视。
同年,何增禄又进一步研究
主要论著
1T.L.Ho(何增禄).High-vacuumpressure-controlapparatus.Nat.Acad.Sci.Proc,1931,17:548—550.
2T.L.Ho.Multiplenozzlediffusionpumps.Rev.Sci.Instruments,1932,3:133—135.
3T.L.Ho.Speedfactorandpowerinputofdiffusionpumps.Physics,1932,2:386—395.
4A.Goetz,J.W.BuchtaandT.L.Ho.Recordingdilatometerofhighsensitivity.Rev.Sci.Instruments,1934,5:428—431.
5T.L.Ho,W.S.Lung.Changeoffrequencyofalightwavebythevaviationofitsoptica
参考文献
解俊民.何增禄教授.浙江大学在遵义.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程开甲,胡济民,周志成.遵湄时期的浙大物理系.同.
JohnStrong.ProceduresinExperimentalPhysics.Chap.Ⅲ,97、117.
A.Roth.VacuumTechnology.5.3.3.DiffusionPumps,1976:218.North-HollandPublishingCompany.
L.G.Carpenter.VacuumTechnology.3.3.VacuumPu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