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提出质疑,否认“八女投江”事迹的真实性。为查清“八女投江”这段史实,温野向上级申请,将“八女投江”史实调研列入该馆的主要研究课题。这无异于是对质疑者的有力回击,八女投江的事迹是真的,她们都是有名有姓的女战士。原来是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见主力部队有危险,给敌人来一个声东击西,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在开火后,日伪军立即调集一部分队伍来应
八女投江时,附近一村民目睹悲壮的一幕,痛哭流涕:小的才13岁啊优质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中华女儿》上映,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日题材影片,上映之初...今天百视网小编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八女投江电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八女投江时,附近一村民目睹悲壮的一幕,痛哭流涕:小的才13岁啊
优质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中华女儿》上映,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日题材影片,上映之初便在 社会 上引起极大的反响。
《中华女儿》的故事原型,便是“八女投江”的故事,自此以后“八女投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却有人对“八女投江”事迹存有质疑。
因为即使是宣传“八女投江”事迹的文艺作品也是根据传说创作而成,至于这一事件究竟发生在何时,何地,八女的身份信息及具体战斗状况,都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提出质疑,否认“八女投江”事迹的真实性。
1948年10月10日,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前,东北烈士纪念馆在哈尔滨开馆,有一名叫温野的大学生来到纪念馆,他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八女投江”的真实性,因为纪念馆里关于“八女投江”事迹的展示只有一副油画作品。
文艺作品的创作可以不完全按照真人真事进行创作,允许有艺术加工成分,但是烈士馆不是文学创作,必须具备真实性,否认就会落人口实。
为查清“八女投江”这段史实,温野向上级申请,将“八女投江”史实调研列入该馆的主要研究课题。
正如那些质疑者所列出的证据,“八女投江”文字记载,最早只是出于一位抗联将领的日记,仅仅是130个字的记载:“我五军关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拟在三家方向拟渡过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岸之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久革命 历史 之金世峰及妇女冷云、杨秀珍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这位将领叫周保中,是东北抗联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周保中是读过书的人,在参加革命后,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后来整理后形成《周保中将军游击日记》,篇幅长达70余万字,成为了解抗联 历史 的重要资料。
在如此篇幅的日记中,“八女投江”的记载,可以称得上是寥寥几笔。
如果最早的史料只有这一点的话,即使是烈士馆也无法确定“八女投江”的真实性。
事情的转机出在周保中老将军在晚年完成一篇回忆文章,标题为《东北抗日游击队战争中的英雄妇女》,再次简要地讲述了“八女投江”的情况,并首次写出八位女战士的姓名,她们分别是冷云、安大姐、胡秀芝、杨贵珍、黄桂清、王惠民、郭桂琴、小于。
这无异于是对质疑者的有力回击,八女投江的事迹是真的,她们都是有名有姓的女战士。
与此同时,原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的一位叫徐云卿的女战士,出版了一部名为《英雄的姐妹》一书,徐云卿曾与冷云一块战斗过,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有关冷云及其他女战士的事迹。
温野看到此书后,第一时间与时任长春制鞋厂副厂长徐云卿取得联系,徐云卿给温野讲述了八女投江的 历史 背景。
自1937年冬季开始,日本侵略者为对付日益强大起来的东北抗联,不断调集兵力,对东北抗联进行所谓的“讨伐”,抗联队伍也逐渐进入到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
在被日伪军重重包围后,由周保中所辖的抗联第四军、第五军等部队集结在一起,从所在根据地出发,分三路向五常县等地区突围。
当部队到达现在的尚志市楼山镇附近时,战士们随身携带的粮食和弹药几乎消耗殆尽,为了获取补给,部门决定攻打楼山镇,在激烈的战斗中,抗联部队虽然取得了胜利,获得了一定的补给,但是却暴露了行军意图,遭到日伪军的追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部队被迫兵分两路,再次进行突围。
徐云卿与冷云在这次分兵中分别,在一年后,她从战友的口中听说了“八女投江”的壮举。
通过徐云卿提供的资料来看,尽管徐云卿没有目击“八女投江”的整个过程,但至少说明了这个故事不止出现在周保中将军的日记中,而是在抗联战士口耳相传的。
最让温野感到兴奋的是,徐云卿告诉他,住在吉林市郊区大屯公社柳树屯一位叫金尚杰的同志,他目睹了“八女投江”的经过,原来金尚杰曾用名金世峰,也出现在周保中的日记中,只不过当时周保中当时以为金世峰与冷云等八位女同志一块牺牲了。
这绝对是爆炸性的发现,因为金世峰当时担任抗联第五军一师的参谋长,通过周保中日记可以判断,金世峰当时是与八女在一起的。
温野找到金世峰的时候,老人已经70多岁了,当被问及“八女投江”时,金世峰讲,确切地说,那不是江,而是一条名叫乌斯浑河,在满语中,是“汹涌的河流”的意思。
从金世峰的口中,温野才得知“八女投江”的始末。
在楼山镇战斗后,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在师长关书范的率领下,于1938年阴历八九月份走到乌斯浑河西岸徐家屯下边河口处休息,准备过河东岸。
因为连日来的激烈战斗,一师减员严重,当时只有百余人,跟随部队行动的妇女团,此时只剩下八人,可以说,这支部队正面临着绝境。
当时部队想要从这里渡河,这里在平时是一处渡河道口,水比较浅,马匹都能涉水过去,但是由于当时连日下雨,乌斯浑河河水暴涨,河面宽达近百米,渡河的通道被彻底淹没,部队只能在此地宿营,想等河流缓一些后找到渡河通道,然后再进行渡河。
在扎营后,抗联的战士们就营地生起了火,对于懂得一些军事常识的同学来说,疾行军最忌讳在夜间生火,很容易暴露行踪。
抗联的将领并非不懂得这样浅显的军事常识,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长期在山林中与敌人战斗,之所以同意生活是有着深思熟虑的,第一点是,东北进入九月份后天气转凉,尤其夜间温度很低,战士们行军时,又遭暴雨淋湿了衣服,如果不进行生火取暖的话,很容易出现“失温”的情况,这是很严重的。
第二点是,当时一师遭受重挫,只剩下百余人,能生火的规模也不大,只需升几堆火就可以了,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这样的生火规模并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生活后,战士们的身体迅速暖和了起来,大家纷纷进入梦乡,让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位叫葛海禄的抗联叛徒、汉奸发现了生活的营地。
葛海禄曾是抗联第八军某师副官,后来叛变投敌,当了日本侵略者的密探,他在侦察中发现远处有火光,当即下山,将此事报告给了驻扎在样子沟村的日军小队长乔木,乔木自知兵力不够,于是报告给上司熊谷大佐。
熊谷在了解情况后,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先行赶往抗联驻扎营地,并紧急调集千余人的“讨伐队”,向抗联营地包围过来。
等到天亮时,日伪军已经完成了包围,并发动进攻,突然的进攻,让抗联战士们陷入绝境,此时,只有渡过乌斯浑河。
师长关书范命参谋金世峰率领八名女战士去寻找渡口,并先行渡河,由于女战士不会水,便由金世峰先下河探个深浅,金世峰下水以后,发现水越来越深,站在水流中根本无法站立,并被水冲向下游,好在金世峰水性好,不至于被江水淹没正在此时,岸上就响起了枪声,他也中了枪,消失在河流中。
日伪军对一师的主力发动攻击,由于冷云等八位女战士隐藏在河两岸的沟里,日伪军并没有发现,他们的目标是一师的主力。
一师主力与敌人交火后,开始向西撤退,并进入到密林当中,然而由于日伪军数量太多,这次突围凶多吉少。
正在这紧要关头,在日伪军的侧后方忽然响起密集的枪声,日伪军以为有埋伏,当即调转枪口,对密集枪声的地方合围过去。
原来是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见主力部队有危险,给敌人来一个声东击西,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在开火后,日伪军立即调集一部分队伍来应对,抗联一师的战士都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战士,就在敌人犹豫的一瞬间,从敌人的防线里撕出一条口子,突围出去。
这让日伪军的将领十分恼怒,一边派人对一师主力进行追击,一边对八名女战士发起进攻。
八名女战士虽然被日伪军包围,但是却占据有利地势,能够抵挡一阵,见主力就要脱险,她们向密林方向齐声呼喊:“同志们,冲出去!保住手中抢,抗日到底!”
其实,她们在开火前就已经明白,只要开火暴露位置就无法撤退,日伪军的炮火打来,沟里膝盖高的枯草开始燃烧,经过一轮战斗后,女战士们的子弹就打光了,而敌人显然并不想将她们全部击毙,而是要捉活的。
见八名女战士的子弹打光,敌人立刻发起冲锋,并高喊着“抓活的”。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冷云将一颗手榴弹扔出,敌人立刻趴到在地,八名女战士趁着手榴弹爆炸的间隙,背负起受伤的战友,一起挽臂踏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
八名女战士进入乌斯浑河是为了渡河吗?
并不是,她们见到金世峰渡河时被冲入下游的情况就已经知道,当时的水位很高,她们又不会水,根本无法渡河,她们此举的目的就是自尽,在子弹打光后,她们不愿投降被俘,因此选择了投河。
1962年,东北烈士纪念馆组建了“八女投江”事迹专题调查小组,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和知情群众的协助下,沿着当年八年所在部队走过的道路,顺着乌斯浑河,步行六七百里,访问数十位同志,最终确证这八位女战士分别是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在八个人当中,冷云的生平资料最为翔实,冷云原名郑香芝,是黑龙江桦川县人,父亲叫郑庆云,做过一些买卖,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的思想也并不十分保守,因为冷云得以读书,16岁时考入桦川县立师范学校,在这里,冷云接触到进步思想,决心踏上革命的道路。
在此期间,冷云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学校毕业后,冷云以学校教员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正当冷云想要投身革命时,她的父母却已经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未婚夫是伪满的警察叫孙汉奇,这让冷云十分不满,在她眼里,在伪满供职无异于汉奸,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怎么可能嫁给汉奸?
在冷云向组织上透露自己的遭遇时,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认为孙汉奇身份特殊,必要时可以借助他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为党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尽管冷云十分不愿意,但是想到当时的革命情形,冷云决定听从组织的安排,与孙汉奇结婚,并进行策反工作。
让冷云没有想到的是,孙汉奇的思想很顽固,并不倾向于革命,冷云在做工作时,反而有暴露的风险。
不久,当地的地下党组织被破坏,党组织考虑到冷云有暴露的风险,同意她离开孙汉奇,去参加抗联的队伍。
为逃脱魔掌,冷云与学校另一位地下党员吉乃臣决定一块离开县城,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是参加革命,他们伪装成私奔的情侣,两个人因为志同道合,在加入抗联队伍后不久,在战场结为夫妻,并肩作战。
1938年夏天,冷云为吉乃臣生下一个女儿,吉乃臣却已经在战斗中牺牲,两个月后,抗联第五军开始西征,冷云知道战事紧急,于是将女儿寄养在依兰县一户家庭,此后不久就发生了“八女投江”的悲壮事迹,冷云牺牲后,她的女儿也从此再没有音讯。
被服厂厂长安顺福也是一个老革命,安顺福是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新安屯人,她在13岁时就随父兄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年仅16岁的安顺福就和村里其他的青少年一块站岗、放哨。
后来安顺福所在的村子被敌人扫荡,安顺福的父亲和弟弟都被敌人杀害,在复仇,安顺福离开家乡,参加了抗联,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抗联第四军被服厂厂长。
在1938年随军西征时,安顺福加入第五军的妇女团,与冷云等其他几位女战士并肩作战。
除了冷云与安顺福外,剩下的女战士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战士,最小的战士王惠民牺牲时只有13岁。
这位村民叫王连财,是乌斯浑河畔四合村人,他也是“八女”中郭桂琴和王慧敏的同村幼年好友,老人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他们曾一起为抗联的战士们站岗放哨。
老人对郭桂琴的印象比较深,说她本来不是四合村人,但是因为她姥姥住在这里,就一直抚养她,郭桂琴小名叫菊花,个子高挑,梳着大辫子,扎着红头绳。
时隔多年后,王连财还清晰地记得,郭桂琴要去参加抗联,她姥姥不同意,可是郭桂琴还是把辫子剪了,然后就参加了抗联队伍,成了一位女战士,当时只有15岁。
据老人回忆,“八女投江”的那一天,他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听到枪声,就知道不好了,于是偷偷跑到河边,正好看到“八女投江”那一幕,想到儿时玩伴牺牲,王连财在江边哭了很久。
两天后的一个傍晚,王连财的父亲无意中在山上一个已经废弃的密营中发现了昏迷着的金世峰。
王父考虑到当时村里经常有特务来,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于是就告诉了王连财,王连财很瘦小,尽管当时已经15岁,却像十来岁的小孩子一样,给一个地主家里人放牛。
王父让他趁着放牛进山的机会,去给金世峰送去药品和粮食,直到金世峰伤好后离开。
然而王连财此后再也没有金世峰的消息,后来日本投降后,王连财还去询问金世峰的消息,当时都以为他在战场上牺牲了。
他并不知道金世峰后来改了名字的事情,当时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很恶劣,很多战士都是抛下家庭进山加入抗联队伍的,为了避免家庭受牵连,大家都经常变更名字。
而王连财的这番话完全与温野从金世峰那里了解到的内容吻合,更能相互印证。
至于为什么金世峰后来没有去找王连财父子,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环境中,这种九死一生的场面对每一位抗联战士来说都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也许让金世峰去找当初八女投江的地方,他也找不到。
对于“八女投江”的具体位置,在这次战斗结束两天后,突围而去的战士返回到这里寻找战友的遗体,在八女殉难地两里外的牡丹江河口找到了五具遗体,每个遗体身上都布满了弹孔,战友们只好将她们的遗体就地掩埋。
然而在此后几十年里,乌斯浑河曾经改道,牡丹江也发生了几次大水,烈士遗体的掩埋地就再也找不到了。
王连财回忆起“八女投江”的地方说:“我记得当时河西岸有棵大松树,河面也不像现在这么窄,至少有300米,现在只有50米了,八女之所以会选择这里过河,是因为河宽、水浅、流缓,便于蹚过河去,是当时抗联的秘密渡口。”
随着更多的资料被发现,更多的见证人出现,那些质疑英雄事迹的人自然会闭口不言,其实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中,有太多“八女投江”这样的事迹了,能够为大众所熟知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然而更多的是那些为了国家不受外来侵略,默默奉献自己生命的人,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不肯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抛头颅,撒热血,才将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
八位女战士跳江的故事
优质回答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忙向外冲。冷云(郑志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女儿》,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张凯丽在哪部戏中演的角色叫赵天虹
优质回答张凯丽在电视剧《多雪的冬季》中饰演赵天虹。
张凯丽,1962年9月29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央实验话剧团剧院演员 。
1987年,参演首部电影《八女投江》;1990年,参演中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饰演第一女主角刘慧芳,凭借《渴望》夺得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和北京电视春燕杯最佳女主角奖,并获得1992年第三届全国电视十佳演员的十佳之首 。1995年,凭借歌曲《昨天的爱》获得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2011年,参演电视剧《裸婚时代》,获得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年度最佳女配角奖。
2013年,凭借《咱们结婚吧》夺得安徽卫视国剧盛典演技实力派女演员 。2014年4月,参加湖南卫视首档明星姐弟自助远行真人秀节目《大农化与少年》 。2015年2月28日,参加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众星共同表演《四世同堂合家欢》。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评析_舞蹈《八女投江》赏析
优质回答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哈尔滨歌剧院投排大型歌剧《八女投江》,于2005年8月12日在哈尔滨公演,由费守疆编剧、朱彬作曲、陈威导演,陈晓生舞美设计。这是去年同一题材的第二部抗战歌剧。
关于戏剧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剧本改编自同一题材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以倒叙开始。叙述人是剧中主角指导员冷云的儿子,这位68岁的老人出场引出了后面的故事。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共四幕戏,前有序幕后有尾声。每一幕戏有一个诗意化的标题:1.爱――人性之爱,2.情――战地之情,3.生离――生离之痛,4.死别――死别之力,戏剧主题与内容包涵其中。相对而言,前两幕戏更为紧凑、饱满,写“情”写“爱”,都很具体,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战友之情、恋人之爱,有生活依据、生活气息,也有悬念。比如第一幕戏冷云有子,丈夫却不知情,人物思想出现差异,情感出现矛盾,戏剧有了冲突和悬念。所有这些,点到为止,不生硬也不显多余;同时,为第三幕戏的戏剧大冲突――母子离别打下伏笔。
第二幕戏是展示抗联战士生活的歌舞戏,从欢快的进行曲到抒情的朝鲜舞蹈,引出秀芝与小徐一对恋人的二重唱,到秀芝梦幻入婚礼,郭桂琴上场打断秀芝的美梦,又回到现实。两人一段对话后是郭桂琴的一段咏叹,然后是战士们的《露营之歌》的合唱,最后是冷云的一段《摇篮曲》。这幕戏的内容与音乐十分丰富,连接流畅,转换自然。无论歌也好、舞也好,还是戏也好,基本上点到为止,不显拖沓。
第三幕戏气氛一转,大雪纷飞、情景悲壮,戏开头很吸引人,歌也感动人。悲歌之后是决定婴儿去留的一段情感冲突戏,有对白、有歌唱、有表演,情绪悲愤激昂。这幕戏的问题也在于此。一幕戏一悲到底,半个钟头的戏剧与音乐,缺乏转换与调节,结构松散,看起来很累人。第四幕戏有同样的结构松散问题,前半部分合唱激昂,表现女战士们决心牺牲自己保护主力,后半部分用几个唱段来表达女战士们从容就义的心情,故事的逻辑联系不紧密。此外,缺乏具体事件与细节,缺乏悬念,戏演得拖拖拉拉。
第三幕戏后半部分与第四幕戏看起来较为生硬,除开表演存在问题,人物行动的逻辑与表演手段的选择也有一些问题。冷云面对丈夫牺牲,又面临母子分离的极端痛苦中是否该有朝天开枪,冲下山复仇的表现尚待推敲。作为一位生活与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指导员,一位中国新女性,她的行为,她的表演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第四幕戏情绪上没有一悲到底,有激昂、有悲壮,有悲痛、有平静,这是一段展现抗联八女集体英雄主义精神的舞台戏。前半段表现战斗的场面恰好是歌剧表演的短处,编导安排一段叙事性合唱来叙事抒情,一定程度弥补了这个缺陷。但是,戏剧情节发展本身的逻辑并不完全令人信服。如果这段戏搬到电影电视上面,战斗打得很真,或许没有问题。而在歌剧舞台上,就显得笨拙与不自然。
读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剧本,歌词简洁、朴实,不乏文采;有格律诗,有长短句,词体十分自由。歌词紧贴戏剧内容、紧贴人物性格,与不多的话白共同构成了歌剧文本,且唱词与话白过渡自然,连接紧密,该说就说,该唱就唱,歌声起落顺理成章,体现了编导舞台思维的一种成熟,也体现了剧本文字的成熟。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主题歌歌词写作十分成功,这首《白桦之恋》共分两段,长短句、分节歌形式,第一段:白桦林,雾中藏/ 清晨的露珠挂枝上/ 从地生,向天长/ 洁白的枝干随风扬/ 婷婷玉立啊/ 向着云霞/ 张开了绿色的翅膀/。第二段:白桦林,雾中藏/ 夜晚的星星伴身旁/ 根连根,心一样/ 大山的女儿恋太阳/ 婷婷玉立啊/ 向着云霞/ 披上了金色的衣裳/。两段歌词词格一样,内容集中,同样描写东北大森林的白桦树,用象征的手法塑立起抗联女战士淳朴、善良、美丽、坚定的形象,没有大话、套话,艺术形象单纯、简洁、生动,充满意境。为其后主题歌乃至全剧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音乐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音乐的成功首先体现为主题歌写作的成功。作曲家朱彬没有完全另起炉灶,而是采用东北民歌《五更调》为素材来加工创作旋律。作为抒情歌曲,民歌《五更调》是4/4节拍、慢板节奏,音调婉转且结构方整,第一乐句为3小节。
比较谱例1和2,可以发现乐句起头两拍骨干音相似,第三拍落音不同,句末落音也不相同。前者为商音后者为徵音;后者音调音域展宽了,调式感觉由徵转为宫调,音乐更为舒展。《白桦之恋》由主歌加副歌的两段式构成,主歌4乐句8个小节,句末落音分别为徵、商、宫、�音,句式工整,乐段呈开放结构,自然展开进入副歌;副歌第一乐句2小节,第二乐句加上2小节扩充,最后结束在宫音上。旋律性格更为明朗、开阔、大气,第二、四、六乐句弱起半拍赋予音乐以动力,便于展开,也便于剪裁。
如果换一个角度,将全曲视为4小节一个乐句,全曲为3个乐句的一个大乐段也是可以的。这样,副歌就成为这个大乐段的第三乐句。这段旋律2小节可成为一单位句,形成节奏对比;4小节也成为一单位句,形成节奏对称。这种结构上的对比对称之中,通过节奏对比弱起半拍的使用,句末不稳定音的使用,赋予这段句式工整的旋律一种可展开的动力。避免了民歌风旋律不便剪裁与展开的毛病。这是作曲家的匠心所在。
考查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音乐结构,作曲家同时设计有叙事人主题。
仔细观察,叙述人主题实际上是《五更调》的一段变奏,采用其旋律句首4个音放慢,切分模进展开而成。旋律用黑管独奏形式,作为起首与连接各场次的间奏曲,用一位演奏家在聚光灯下现场演奏。旋律情绪内在,音响深沉含蓄、空旷悠远,在制造戏剧气氛,衔接戏剧内容,统一全剧音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白桦之恋》与叙事人主题素材都取自《五更调》,起句音调相近。把叙事人主题看成《白桦之恋》主题一段变奏也无妨。
“抗联主题”作曲家选用了一首创作歌曲《一杆红旗迎风飘》。旋律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情绪激昂、充满动力,与主题歌《白桦之恋》的抒情委婉在音乐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也形成统一。这种对比读者看谱就会明白。这种统一在民歌《五更调》的第二段落仍然可以发现。
旋律在此加快,转为小快板似的进行曲节奏,如同花轿上路,行走欢快。只不过《五更调》中段从音乐性格上讲更为诙谐、幽默,“抗联主题”更为开朗、豪迈。如果把《白桦之恋》主题歌作为一段抒情曲,第二段接上“抗联主题”进行曲,是很自然的,再返回到《白桦之恋》的抒情段落也很自然。由此一来,就构成了典型的西方传统歌剧序曲ABA的曲式结构。其实,用这样一段序曲加叙事人的独白来代替那多少有些�嗦的序幕,也是完全可行的。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主题歌既然写得好,作曲家必然物尽其用。作为叙事人主题,音乐首先在序幕中出现,可以算为《白桦之恋》主题不完整的先现。第一场冷云亮相的第一个唱段,是《白桦之恋》的第一次完整呈现。主题片段与叙事人主题随后作为背景、间奏、过门反复出现在歌剧中,第四场结尾时《白桦之恋》第二次完整呈现,尾声谢幕时再次完整呈现。三次完整展现《白桦之恋》肯定了这首歌作为全剧主题歌的地位,效果都非常好。排演实践证明,这首歌是经受得起反复的,歌剧中越唱越听越有味道。
至于编剧与作曲家在序幕中考虑的“生命之歌”主题,和所谓的“战争主题”,缺乏特点与显著贯穿,可以不作讨论。我个人以为,把整个序幕拿掉,可能于戏剧与音乐更好,主题反而突出,结构反而简明干净。
至于这部歌剧的许多段咏叹调,重唱与合唱,写得不错的不少。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讨论。
关于修改
这部歌剧我看过三次,两次是现场。开过一次座谈会,还整理过专家座谈会的纪要。歌剧满意的地方不想多说,想谈的还是问题。这部戏的主要问题是戏剧内容不够充实,主要体现在后两幕戏的松散和单薄。戏没写好,没看头,音乐好也无济于事。普通观众不会离开戏剧单纯地欣赏音乐,尤其是中国观众。
具体说来,前两场戏编导有想象、有细节;后两场戏囿于史实,戏剧展开贫乏苍白,很少新意。整部歌剧音乐,也是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当然,从早先定位的史诗歌剧与四幕戏浪漫的标题,可以设想编导从大写意到写实,寻找戏剧细节费尽心机;从关照集体到关照个人,也用心良苦。但这一条路没有走到底!
《八女投江》史料不多,戏不好写,但绝非写不好改不下去。哈尔滨版《八女投江》的头两幕戏还是不错的。至于后两幕戏如何改法,要根据已有前两幕戏。比如前面两幕戏里小战士读书识字,郭桂琴耍大刀,秀芝接受小徐的红夹袄等等细节,都为其后做戏安下了伏笔。第三、四幕还可以再做戏。反正除开冷云以外,其余人物性格缺乏展开,八女投江前缺乏感人的细节。接上前面伏笔,重构情节与戏剧,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
此外,为避免剧场情绪压抑太久,第三幕的戏剧与音乐可以压缩。第二幕戏的戏剧与音乐内容都很丰富,可以考虑将李兆麟将军的《露营之歌》调到第四幕,加强最后一幕戏的内容。一则可以在残酷的阻击战斗中转换情绪,用歌声展示女战士们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二则可以添设新的情节,比如让她们燃起三堆露营篝火,让她们吸引敌人,可唱可跳可表演,让女战士们死得更英雄、更浪漫、更值得一些。此外,《露营之歌》是插入歌曲,不起结构作用,放前放后没有关系。这首歌词曲内涵深厚、风格独特,富于时代气息,作曲家合唱的编曲也不错,用得好,会很出色。
仅是我看戏听音乐的一些个人意见,不成熟,仅供参考。北京版的《八女投江》我也看了。戏剧的淡化,情节的松散更为严重,人物个性与故事完整更为缺乏。所以要标明“多媒体”歌剧,大概想表示与传统歌剧的不同,就像哈尔滨版早先想标明“史诗”歌剧一样。但是,“多媒体”与“史诗”表演手段再丰富,并不能掩盖戏剧与人物本身的苍白与贫弱。相对而言,哈尔滨版《八女投江》戏剧基础好一些,音乐基础也不错。只要剧本再作修改,音乐再作加工,可望成为一部成功的抗战歌剧。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八女投江电影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百视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