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秀来源 | 阿秀有新番(xiushangye)
大家好啊,我是阿秀。
这一期内容是我们 B 站(账号名:阿秀有新番)视频的脚本,目前播放已经超过 21W 了,单篇涨粉 1W+,我感觉质量还是不错,所以同步到公众号。
未来我也会讲一些商业类的内容,敬请期待。
1973 年,是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年。
那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李小龙意外去世,成了华语影史乃至全球影史的一大损失。
另一件事的意义可能不那么明显,就是香港皇家警察总警司葛柏刚退休,就被检举有重大贪污嫌疑,有 400 多万港币财产无法解释来源,相当于他 120 年的工资。
但是葛柏不仅没有回应,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和人脉,逃回了英国。
早就对香港警察贪污成风不满的香港市民瞬间被引爆,开始上街示威游行。
时任港督麦理浩迫于压力,宣布将在第二年也就是 1974 年,成立新的独立反腐败机构,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港廉政公署,清理香港警队内部的贪腐。
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如果要对比两件事情,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的话,后者的意义可能大得多。
因为廉政公署的成立,直接截断了香港黑帮旧的洗钱途径。
香港黑帮意外地发现了,电影这个近乎完美的洗钱途径,大量现金涌入了电影行业。
当然香港电影的兴起,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比如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电影人的努力,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本土电影的拉胯等等。
但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直接催生了香港电影的黄金 20 年。
这一集的主题是,「国军残部过香江,不当特工当黑帮;港片洗钱遭利用,兴衰成败为谁忙。」
而且因为跟明星密切相关,三四十年来爆料的人很多,说什么的都有,我已经尽可能选取了,最可信的说法加以考证过了。
- 01 -香港黑帮的早期历史
我习惯把一个小的故事,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去观察和解读。
尤其是香港这个弹丸之城,一直以来的兴衰命运,其实都没有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深深受到了大陆的影响。
早在抗战时,尤其是建国以后,这个悬于南国的蕞尔孤岛,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扮演十分意味深长的角色。
而香港电影二十多年的繁华与洗钱史,更是直接跟香港的经济、社会,乃至于黑帮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我们先说说香港电影兴起的几个大时代背景。
首先是,因为大陆长时间跟世界隔绝,香港一直是大陆跟世界交流的窗口,再加上因为大陆长期战乱,大量资本、工业、技术转移到香港,香港经济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腾飞,尤其是市民阶层的崛起,为香港电影后来的大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大量的难民涌入香港避难,其中有大量演艺界精英,比如邵氏的老板邵逸夫,电影导演张彻、楚原,作家金庸,以及培养出洪金宝和成龙等人的京剧名伶于占元。
这些人为香港电影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原因是社会政治、经济、治安方面的混乱,大多数来到香港的还是普通平民,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身无立锥之地,为了谋生什么都干。
而为了有朝一日反攻大陆,国民党残部也一直渗透香港,军统中将葛肇煌在香港成立了黑帮 14K。
这个 K 就代表国民党的英文名Kuomintang,14 代表着广州宝华路 14 号,是帮派的发源地。
而新义安大佬向华强、向华胜的爸爸向前是军统少将,也跑到香港成立了一个黑帮新义安,向家是妥妥的黑道家族,只不过这些年的洗白卓有成效。
还有诞生于香港本土的黑帮和胜和,以及汕头人吴锡豪,也就是后来的跛豪成立的义群。
合称香港四大黑帮。
这些人声势浩大,巅峰时期帮众几十万,他们无恶不作,不光组织卖淫、开设赌场,贩毒、勒索、绑架,甚至公开和港英政府对抗,组织暴动迫害工人组织。
再加上大英政府是众所周知的搅屎棍,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港英政府一方面无力管控,另一方面本身就有在殖民地扶持代理人的传统,有意纵容香港社会适度混乱,跟黑帮既合作又对抗,让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社会管理的职能。
对一些台面下的操作,带英纯属是挨揍打呼噜,假装不知道。
香港的社会形态在混乱中急遽变化,黑帮势力迅速壮大。
而黑帮的壮大,也离不开香港警察的纵容和庇护,在 1974 年以前,香港警察跟黑帮一直同流合污,黑社会做地下生意捞钱,而警察收受贿赂提供保护。
这在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整个香港社会不堪其扰,各行各业不仅要交税,还要受到黑帮的盘剥,再加上赌场、妓院林立,贩毒、绑架、勒索案件频发,社会不满已经累积到了一个顶点。
另一方面黑警和黑帮,赚得盆满钵满,据说时任华人总探长吕乐有五亿身家,在那个年代可以买下半个九龙。这段故事都被拍成了电影,就是刘德华主演的《五亿探长雷洛传》。
1973 年葛柏因为受到贪污检举而逃跑,面对汹汹民意,港英政府1974 年成立了廉政公署,开始打击警队内部的贪污。
出于各种考虑,港英政府对帮众几十万的黑帮,并没有下死手。
但港英政府对非法收入的审计越来越严,失去了保护伞的香港黑帮,只能开始寻找其他的洗钱渠道。
- 02 -香港电影洗钱史:70 年代
什么是洗钱呢,就是把非法途径得来的钱,通过各种手段变得合法化,从而逃避执法机关的追查。
看过美剧《绝命毒师》的朋友可能有印象,老白的媳妇儿开了一个洗车行,把老白制毒贩毒的钱,加入到洗车行的流水里,这就成了正当经营得来的钱了。
但是随着贩毒金额越来越大,小小的洗车行,也就洗不动那么大数目的钱了。毕竟一个洗车行一年赚几千万美金,傻子也能看出来是洗钱。
香港黑帮也有很多洗钱渠道,比如开餐馆、开夜总会,把黑金加到流水里,或者拍卖天价古董左手倒右手,但问题是这些渠道不仅要交很高的税,而且很慢。
70 年代,黑帮发现电影是完美的洗钱渠道。
首先,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邵氏、嘉禾等公司和电影人的努力,香港电影已经开始繁荣了,在七十年代全港最卖座的 10 部电影,本土票房就能达到两三千万。这在当年是很惊人的一笔财富了。
其次,香港是英制税率,文娱行业非常受重视,纳税额度非常低,洗钱损耗很低。
第三,电影的周转非常快,以前香港电影有个七日鲜的说法,就是说一部电影从立项找演员,到电影院上映,七天就够了,洗钱速度当然很快。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王晶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和刘伟强的《古惑仔》,都是一两周拍出来的,周转速度极快,很多是看到上一部票房很好,或者演员恰好有一周档期,哪怕剧本没写好,也可以边写剧本边拍。
第三就是电影拍摄费用很难审计,很多支出非常复杂而且没法追查,比如你搭了一座宫殿然后炸掉,你说花了一千万,炸掉以后怎么查呢?
你说花了 2000 万做了服化道,做完以后谁来评估这些服装和道具、造型化妆,值多少钱呢?
而且我还可以给明星天价片酬,你们都说他面瘫演技,我偏说他得值 2 个亿,你们笑我傻啵一,我笑你们智商低。
更关键的是,电影本身是一种国际化的文化商品,香港电影一度在中国台湾、日韩和东南亚很受欢迎,跟香港黑帮的贩毒、走私等业务地图广泛重合,一部电影出口到当地,完全可以通过虚报、注水等手段夸大票房,再把黑金注入到票房里,合法回流到香港。
而且如果电影真的火了,还能顺便赚大钱,哪怕赚不到钱也可以跟女明星一起洗白白,或者给江湖义气洗洗白,怎么算都不亏,何乐而不为呢?
当时港澳台各地的黑帮老大,都在往电影行业里砸钱。
比如台湾黑帮天道盟的角头杨登魁,也是大小 S 的干爹,当年就投钱给李连杰拍《功夫皇帝方世玉》《少林五祖》等等。
新义安的向华强和向华胜成立了永盛电影公司,投资了周润发的《赌神》,周星驰的《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刘德华的《五亿探长雷洛传》等等经典作品。
澳门14K 大佬崩牙驹,也曾经投拍过自传片《濠江风云》,亲自做出品人和顾问,最终还因为细节太过于真实,被警方当成了呈堂证供拿上了法庭,在澳门回归的前一年把自己送了进去。
我也不知道应该夸他敬业,还是布袋里着火,烧包了。
不光投资电影,很多黑帮中高层还直接开始参演电影,因为独特的气质和经历,往往演出效果不错,比如 14K 最能打的双花红棍陈惠敏,是香港电影里的金牌配角,从影 30 多年,甚至还拿过金像奖最佳配角。
- 03 -香港电影洗钱史:80-92 年
1978 年,大陆开始改革开放,香港对于大陆的意义不降反升,因为不管是大陆要接触世界,还是世界要接触大陆,都会把香港作为第一站,大陆开始开放但又没那么开放,香港自然迎来了黄金80 年代。
当然,这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香港黑帮和电影的关系开始愈发密切。
香港电影的繁荣,给黑帮洗钱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更多的投资机会;黑帮的热钱大量进入,直接刺激了电影行业的繁荣。
从这个角度来讲,香港黑帮比大陆洗钱的那些人还讲究一些,虽然同样是洗钱,但起码还拍出来了不少经典电影,不至于明目张胆地糊弄观众。
那个年代全香港一年能拍 200 多部电影,一年有100 多亿台币在香港运作拍片,香港成了仅次于好莱坞的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
但黑帮跟电影行业牵扯过多,也带来了三个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粗制滥造,因为黑帮拍电影主要目的是为了洗钱,靠电影赚钱只是顺便,所以必须提高拍片速度,降低拍摄成本,这就导致很多电影粗制滥造。
所以黑帮就一定要找大牌明星主演,这样票房才能有保证,即使票房扑街了,虚报数字也能糊弄过去。
这也导致大牌明星的档期很紧张,只能不断插空,那时候有「郑九组」、「刘十三」、「王七组」的说法,意思就是郑裕玲同时跨9个剧组拍戏,刘德华一年拍了13部电影,王祖贤一天跨7个组拍戏。
甚至因为工作强度过高,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当红明星,有一段时间也要住在摄影棚里,包里总是装着睡袋、牙膏牙刷和内衣裤。
但反正市场好,尤其是当时香港最大的电影市场,台湾又在实行电影管制,好莱坞电影进不来,香港电影几乎没有什么敌手,哪怕粗制滥造也能赚钱。
其次就是压榨演员,疯狂打压演员薪酬。
在 90 年代以前,张国荣在港星里身价最高,一部电影片酬 400 万港币;
刘德华 90 年左右已经火了,片酬也不过 100 万港币;
周星驰签约李修贤公司拍的《赌圣》火了之后,票房四千多万,片酬也才拿 70 万港币。
后来李修贤索性把周星驰的合约,直接卖给了向华强,周星驰还是只能拿 70 万的片酬,而《唐伯虎点秋香》《鹿鼎记》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几乎每一部的票房都超过了 4000 万。
周星驰作为主演,和半个导演加编剧,不光没拿到合理的片酬,还被说成了是新义安骨干。
后来合约结束之后,周星驰不愿再当摇钱树,向华强和李修贤就一直攻击周星驰,说他忘恩负义。
周星驰为了躲开他们,分别在93 年和 96 年,申请移民加拿大,但是有人向加拿大移民局举报,周星驰是黑帮分子,导致移民失败。
甚至在周星驰筹钱拍《少林足球》的时候,向华强放话说,谁给周星驰投资谁就是敌人,
直到现在,向华强的妻子陈岚,还时不时在媒体上向周星驰发难。
第三是暴力泛滥,很多大明星都曾经被胁迫过。
比如92 年周星驰的《家有喜事》,就被三个蒙面人,拿着枪冲进片场,抢走了电影底片。
同年,梅艳芳在歌厅,被 14k 堂主黄朗维打了一把掌,3 天之后黄朗维就被新义安五虎之一陈耀兴打死在病床上,而不久之后陈耀兴也在澳门被枪手打死。
刘德华也被人拿枪威胁过,拍了一部黑帮片《轰天龙虎斗》,开始几分钟就领了盒饭,就这样最后连片酬都没拿到,但还是被写上了主演,因为台湾片商说只要有刘德华,就愿意花 800 万买这部片子。
据说刘嘉玲也是因为不愿意出演这部片子,被黑帮绑架,还被拍了照片,最终不得不去荷兰拍了这部片子。
而《轰天龙虎斗》的背后,就是荷兰黑帮蔡子明。
这个蔡子明,最后也没得到善终。
1988 年,早就因为《少林寺》大火的李连杰,被自认为的朋友,忽悠签约了嘉禾。
嘉禾出了名的压榨演员,承诺他拍四部电影,就给他 600 万。但是拍完之后,嘉禾却只愿意给 300 万,还让上门讨薪的李连杰吃了闭门羹。
黄师傅的无影脚虽快,但还是敌不过资本的金枪银弹。
当时已经出演了第一部《黄飞鸿》和《笑傲江湖》的李连杰,已经很有名气了,蔡子明瞅准时机,主动动用自己的势力,替李连杰打赢了解约官司。
1992 年 4 月 16 日,也就是李连杰跟嘉禾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上映那天,蔡子明被发现头上挨了九枪,被打死在办公楼门口。
这已经成了一桩悬案,到底是谁打死了蔡子明,30 年过去了依然众说纷纭。
但这桩凶杀案对李连杰的影响很大,大受惊吓的李连杰在香港孤立无援,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打过招呼,香港各方势力都不给他投钱拍电影了,后来还是台湾黑帮天道盟的杨登魁,投了三千万给李连杰,李连杰才能继续拍电影。
后来嘉禾不服气,请来了背景相似的赵文卓,顶替李连杰出演黄飞鸿,跟李连杰的《方世玉》系列打对台。
结果嘉禾遭遇票房惨败,赵文卓主演的两部黄飞鸿电影,票房加起来只有 1600 万,而李连杰的《方世玉》第一部的全球总票房,就高达 1.55 亿。
也正是在杨登魁的力挺之下,李连杰成立了自己的正阳电影公司,事业开始快速发展。
说到底,还是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 04 -香港电影的巅峰与衰落:1992 到 2001
但不管怎么说, 1992 年是香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甚至没有之一,这一年承载了香港电影太多的光辉与荣耀。
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大批电影,都是那一年上映的。票房也打破了历史纪录,香港本地票房全年 12.4 亿,海外票房 18.6 亿,堪称 20 年最好成绩。
那一年最风光的是周星驰。
他一个人就包揽了票房的前五名,《审死官》和《家有喜事》,两部《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都在那一年上映,所以那一年也被称为周星驰年。
而周润发主演的《我爱扭纹柴》和成龙的《警察故事 之超级警察》,李连杰的《黄飞鸿 之男儿当自强》 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票房最低的都超过了 3000 万。
那一年香港电影在武侠、爱情、动作、警匪等领域,都有不俗的成绩,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但黑帮和电影业之间的矛盾,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因为黑帮长期利用电影洗钱,或者利用电影赚钱,很多电影人跟黑帮过往很深,这也是为什么有很长一段时间,大陆互联网上盛传刘德华、周润发、周星驰这些明星,都有黑帮身份。
但我认为不靠谱,如果你是黑帮大佬,你会被人用枪指着头拍戏么?就算真有关系,也多半是象征性的虚职。
但黑帮对电影行业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核心目的,是想让电影帮他们洗钱、赚钱,必须要快进快出、低买高卖。
他们用正常方式很难请动那些大牌明星,所以经常会出现勒索、绑架、压榨、威胁,还直接导致了很多电影的粗制滥造,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发展。
于是在 1992 年,香港演艺界组织了一场轰动国际的反黑帮暴力大游行,希望港英当局重视这个问题。
但比较可惜的是,留给香港电影人的时间不多了,走上巅峰同样意味着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1993 年,香港影坛发生了两件事,预示着香港电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
首先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在香港创下了 6000 万的票房,打破了之前港片的记录,这也是美国电影第一次在香港夺冠。
其次是邵氏花重金投资的周星驰电影《济公》,香港票房只有 2156 万,排名第 14,而台湾片商王英祥以 3000 万台币买下了《济公》在台湾的发行权,最终也票房惨败。
中国台湾曾经是港片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在过去台湾实行电影管制,每年只能引进 8 部好莱坞电影,而中国台湾和香港分别可以放映 200 部电影,但台湾电影又长期拉胯,所以香港电影在台湾全无敌手。
王晶说《济公》的失败,让台湾人意识到需要谨慎对港片投资,可以说是香港电影开始衰落的标志。
再加上香港电影尤其喜欢扎堆和模仿。
王晶的《赌神》火了就出来一堆赌徒片,赌神、赌侠、赌圣、赌王、赌霸;《倩女幽魂》火了,就一下拍几十部鬼片,遍地都是僵尸、女鬼;成龙的武打戏剧火了,就出一堆功夫电影,看多了感觉没什么新意……
以前港片大多都是小制作,投入的费用并不高,而且市场很好,只要有大牌明星随便就能收回成本。
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威胁之后,港片就开始加大制作投入,我们可以看到港片在 93 年以后制作质量有一个整体的提升,不管是成龙的《红番区》和《霹雳火》,还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食神》,还是李连杰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倚天屠龙记》,制作水准都远超以往,投入最低都是几千万级别的,甚至红番区的成本都上亿了。
但制作成本提上来了,票房却始终没有超过 1992 年,后来很多经典电影比如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倚天屠龙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都没回本,甚至成龙的《霹雳火》让嘉禾亏了 1.45 亿。
1993 年到 1995 年,台湾作为香港最大的海外票房,30 部卖座影片里,好莱坞竟然占了 25 席。
这让习惯了小成本赚大钱的香港电影公司,一下子无所适从了,直接导致了 1995 年香港大批电影公司倒闭。
刘德华的天幕电影公司,在 95 年欠下巨款,只能拍了六年烂片还债。
周星驰的彩星电影公司,也因为成本 6000 万,票房 5000 万的《大话西游》亏得一塌糊涂,直到第二年拍了《食神》才翻身。
而这时候97 回归在望,众所周知社会主义铁拳之下没有黑帮,香港黑帮都忙着洗白,转型做正当生意。
什么双花红棍,什么白纸扇这种等级身份,什么黑帮规矩,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他们甚至连关二爷都不怎么拜了,以前黑帮每天出门前都要拜关公,现在只有主要成员一年一拜。
黑帮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哪有什么社团,现在只有集团。
江湖那不是打打杀杀,那是人情世故。
再加上香港电影开始衰落,黑帮纷纷撤资不再参与,给即将倒塌的香港电影大厦,又抽走了一块基石。
关键是香港本地黑帮还特别没礼貌,竟然来骗,来偷袭。
他们倒是不投资港片了,直接开始转型做盗版了,一盘VCD成本 只有1块钱,但他们批发能卖3 到 6 块, 利润比毒品还高,风险连毒品的一个小指头都赶不上,就算被抓住也判不了多久。
但是这种走私也需要严密的组织,调用大量的资金,还有特别高效的生产体系,和铺遍全国的配送体系,只有成组织的香港黑帮能干这个活儿。
香港电影第一天上映,第二天盗版碟就能卖遍香港,第三天就已经运到了全中国各主要市场。这效率比现在很多正规厂商都强多了。
而且画质跟影视公司出的母碟也差不多,就更没有人花钱买电影票了。
在他们的偷袭之下,本来就开始走下坡路的香港电影更衰败了,香港电影院从几千家,下降到现在的几百家。
不过还有个意外收获,这个源自香港黑帮,横跨全国的盗版体系,因为太赚钱,吸走了黑帮年青一代的中坚力量,让当时传统黑帮的扩张势头戛然而止。
直到互联网时代,网络盗版尤其是大量字幕组兴起,让 vcd 盗版无利可图,黑帮才开始走私手机、cpu 这些东西。
时代变了,没人天生喜欢打打杀杀。
香港电影和黑帮的纠葛告一段落了,但香港电影的颓势也收不住了。
昆汀·塔伦蒂诺曾经说,自己是忠实的香港电影影迷,他甚至在自己的处女作《落水狗》剧本的第一页,写过一排曾经深深影响过他的电影人,其中就有周润发和吴宇森。
但可惜的是,香港再也孕育不出周润发和吴宇森这样杰出的电影人了。
近些年稍微能有点响声的香港电影,清一色的起名 不是xx 战,就是 xx 风暴、xx风云,一点新意都没有。
老一辈能挑大梁的男演员,无非就是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而同一辈的女演员基本销声匿迹了。
现在的香港电影,无非是57 岁的刘青云,54 岁的张家辉,和52 岁的古天乐,三个人轮流坐庄当男主。
而新一代能崭露头角的香港导演,也是已经 42 岁的曾国祥了。
说青黄不接,都已经是留了三分面子,更合理的形容词,可能是一片萧索、后继无人。
除了警匪片,只剩下《踏血寻梅》这种肢解少女尸体案,和《一念无明》这种对最底层人灰暗人生的写照,稍微积极点的,也就是《岁月神偷》这种反映香港早期,底层市井艰难生活的片子了。
要么就是反复炒冷饭、吃老本,翻着花样旧瓶装新酒,就连曾经的社会毒瘤《古惑仔》,都被包装成了保家卫国的社会主义特工,变着花炒兄弟情。
香港电影再也没有沧海一声笑的豪情壮志,也没有爱你一万年的浪漫唯美,更没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甚至连自我调侃和轻松搞笑也不常见了……
香港电影的意气风发消失了,整个行业犹如一个耄耋老人,在步履蹒跚之中,浑身散发着一股衰败和抑郁的灰色。
很多香港电影人来到大陆淘金,索性把抖音上的名字,改成自己当年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名。
现在香港电影能做的,似乎只能炒炒情怀的冷饭,每年把旧箱底翻出来看看,曾经祖上有多阔过。
这样没什么不对,大家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各谋生计而已。
不管是香港黑帮,还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返了。
那是香港电影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一切都骏业日新,又都在黑暗里挣扎角力,既有义薄云天的血色浪漫,也有笑傲江湖的快意恩仇,但这一切都过去了。
香港电影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经消失无踪。
点击下方小程序,收看本期视频 👇
1)南方人物周刊,揭秘香港黑帮教父胡须勇
2)南方人物周刊,香港往事
3)南方人物周刊,香港黑社会的前世今生
4)视觉志,当年我看过的港片都死了?
5)新民周刊,香港电影圆桌论坛:百年港片,创意已死?
6)网易军事,国民党与香港黑帮
7)X 博士,香港电影的暮年
8)娱乐硬糖,黑帮不看黑帮片
9)宅总,宅总有理,明星偷税、漏税算个球啊,影视圈洗钱比它精彩一万倍
10)南风窗,这里的洗钱静悄悄
11)翟思羽,论我国洗钱行为现状
12)曹荣荣,人民网,论中国九十年代商业电影的发展
13)新华网,2003电影体制改革 8件事影响中国电影命运
14)吴晓东,中国经济网,2003的影坛变革:中国电影人们悲壮的一年
15)李春利,光明日报,中国电影面对WTO
16)凡影,2015电影市场总结:被资本不断推高成本的市场供应,被误读成“小镇青年”的观众需求
17)中国证券报,2016年电影总票房增速大幅下降
18)猛哥,影视圈永不消逝的“洗钱”
19)南方周末,建国第一金融要犯石雪庭审 折射金融发展图谱
20)盖饭人物,消失的金融大鳄石雪,以及与他有“暧昧”的8个当红男星
21)法制日报,中国“第一金融大案”幕后细节 石雪与其“恩师”夏鼎钧的恩怨情仇
22)海南日报,原海南华银信托公司副总夏鼎钧案昨二审
23)法制日报,平均1.4天拍一部新电影 洗钱洗滥了中国电影
24)央视国际,失踪四年毒枭投资拍电影
25)南方都市报,毒枭投资拍摄电视剧洗黑钱
26)流媒体网,影视圈“洗钱”为何屡禁不止?
27)深先生,深响,“范冰冰们”的资本腾挪术:“阴阳合同”只是冰山一角
28)娱乐资本论,解剖“野蛮人”施建祥:从崇明岛农场走出,曾想把《叶问3》票房“做”到30亿?
29)华商韬略,被一张电影票掀翻的400亿金融巨骗,被抓了
30)娱乐资本论,快鹿身后事:大银幕解散,《大轰炸》《日月人鱼》等20多个影视项目谁来接盘?
31)时代周报,434亿诈骗案主犯施建祥被捕,潜逃美国、玩加密货币
32)市界,一位400亿中国诈骗犯的美国梦碎了
33)财新,非法集资400亿元4万人受害 快鹿案终审落槌
34)央视网,施建祥被“天网”追逃 斥巨资所拍电影惨成滑铁卢
35)南方周末,施建祥圈钱术:横跨影视金融,328家公司织网捕猎
36)南方周末,“快鹿系”施建祥美国被捕:原来他在美国“重操旧业”,涉嫌犯两大罪行
37)冯仑风马牛,那个惊天诈骗犯被抓了!潜逃美国时他想傍上特朗普,还想重操旧业
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阿秀的进击课现在成为我的年度会员,跟我一起学习,和我一起成长。扫描二维码跟我一起读书、写作、提升认知,加入快速学习、迭代,勇猛精进的精英行列。购买后,下载知识星球 APP,用微信登录,即可看到我的知识星球。* 作者简介阿秀,带你了解各种商业模式、商业人物、新兴行业,读懂商业,你就读懂了比那个社会。B 站同名账号「阿秀有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