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衰落的原因被一些不明就里者简单归结为字幕的出现,以及对于一些“译制腔”的反感,他们认为直接听原版声音看字幕就行了。
译制片《茜茜公主》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还真应该客观地去看待。
有一位老一辈配音演员童自荣曾经表示,对于译制片的衰落感到“不甘心”。
于是就有人跳出开说,没啥不甘心的,译制片的衰落是必然……云云。网络上也有一些人开始了用译制腔的恶搞。
这其实是一种情有可原的怪现象,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在八九十年代之前,电影,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在那个年代,能看到外国电影,则更是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为了让大部分没有什么外语水平的老百姓能够看懂外国电影,大约从四十年代开始,长影的前身东北电影局就开始了苏联电影的配音工作。此后的几十年,中国的外国电影译制工作,一直由两个机构包揽,一个是长春电影译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多年的经验积累,两个译制片厂配音的电影在声音形象的塑造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通过对电影人物语言的在创作,使得老百姓在看电影时,达到了音乐,语言,画面和音效的完美统一,那个年代,荧幕上操着流利中文的外国人并没有让老百姓感到别扭,反而一些经典台词被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谈资。
那时的配音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从文学翻译到配音演员和配音导演,每一个岗位都一丝不苟,从语言转化的口语性,人物角色的声音形象塑造,不同场景,气氛的语气语调语速,无不精雕细凿,几近完美。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配音演员,如邱岳峰,毕克,尚华,童自荣,苏秀,李梓等等……他们的声音辨识度极高,风格鲜明,独特的声线使得茫茫人海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相同的声音,加之他们对于角色声音塑造的深厚功力,使得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替代的大师级配音演员。欣赏他们配音的电影,是一种享受。
译制片《尼罗河上的惨案》
真正导致译制片衰落的原因,是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大环境。
那个时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文化氛围相对轻松,随着家用录放像机的逐渐普及,人们的观影方式不再局限于电影院,而是有了诸如录像带等新介质的更多选择。
与此同时,文化的市场化,使得各地的音像公司和音像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不断涌现,发行音像制品赚钱,成了这些音像公司的首要任务。这期间,大量引进的外国电影就急切地需要配音,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人几十年来对于外国电影的欣赏习惯。
于是,为了抢时间抢市场,这些出版社就组织了临时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为影片配音,这些配音质量粗糙,语气盲目片面模仿长译和上译配音演员风格,逐渐形成了现在让大家反感的“译制腔”,也使得一些不了解原委的人对译制片配音产生了误解。
一方面,是印象出版方的市场化操作,另一方面是电视台重复引进已有的电影自己配音,使得长译和上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优势,虽然拥有众多配音专业的“中国好声音”,但终究架不住市场的冲击渐渐失去了市场。
译制片《追捕》
与此同时,当大量经港台制作字幕的外国电影电视剧录像带或VCD的流入,人们发现打字幕翻译的外国电影几乎可以与电影同步上映,于是年轻人很快习惯了这种成本低,速度快的翻译模式,乐意看这种原声带字幕翻译的外国电影了。再者,随着影视非编系统的普及,在视频上制作字幕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字幕翻译的外国电影就成为了如今人们欣赏外国电影和电视剧的主要形式。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当年的长译和上译为中国大众翻译配音的大量外国影片早已成为了经典,甚至是难以超越的经典,老一辈配音艺术家为我们留下的经典声音永远是中国译制片道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值得我们珍惜和纪念!
译制片《大篷车》
当然,了解中国译制片历史,搞清楚配音艺术家与草台班子劣质配音的区别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于语言艺术水平高低的甄别,不至于再将“译制腔”归罪于所有配音演员,再强调一遍,那些草台班子的劣质配音才是“译制腔”的始作俑者,这和长译和上译的配音大师们毫不相干!当年他们的经典配音值得每一个人去欣赏,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