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狂刀》是《琅琊榜》+《长安十二时辰》的极简版。
片中频繁出现伯庸二字,乍看之下,还以为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但事实是与亲王无关,且连亲王玩设定能力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学到。
人设老套,武侠片里翻来覆去的复仇,为她、为己、为天下。
都是身负血海深仇,在世间隐姓埋名,突生变故,几个同病相怜的人碰到一起,开始一段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仇杀。
再与庙堂牵连,提升一下格局,至于如何扩充,天下文章一大抄。
概念陈旧,武侠片的套路早就被拍完了。
光复门派、弘扬武学、匡扶社稷、武林纷争、爱恨情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古龙、梁羽生已经写尽了。
无非再多了一层穿越,观众打小就在刀光剑影下长大,难免审美疲劳,武侠片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谢苗的《目中无人》的出圈,唤醒了大家心中关于侠气的记忆,武侠又逐渐被提及。
《目中无人》好看的点不是杜撰了一个新故事,而是精彩绝伦的动作戏,将徐克的新派武侠中的快速、凌厉、飘逸的风格继承了下来,再融合日本剑戟片的优点,合二为一、珠联璧合。
如谢苗火刀出鞘的片段,还在网上大火过一段时间。
这是导演懂得取舍与加强的聪明之举,故事拿不下观众,那就在短时间内用动作留住观众。
74分钟的时长,一多半都是炫目的打戏,不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在过瘾的动作中暂时忽略文本,好评便如约而至。
票房也很可观,累计分成2619.9万,这在网大领域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目中无人2》延续了这一玩法,口碑略好于第一部,目前点播期分账971万,待点播期结束后是会员期分账,一般是点播期的2-3倍,能有个3000万左右,绝对的大卖。
可《陌路狂刀》却没有这样做。
102分的时长不算长,但故事无趣,那就如坐针毡了,动作设计也不可与《目中无人》相提并论。
众所周知,西装暴徒张晋的打戏也很漂亮,不逊于谢苗,可有真功夫也得有个好团队才能将其放大化。
《陌路狂刀》的动作团队完全在整行活,武打设计跟当下比确实可圈可点,但有《目中无人》的珠玉在前,《陌路狂刀》就有些相形见绌了,没有发挥出张晋的长处。
而且导演又过于追求风格化,阴暗的氛围和无谓的转镜头直接削减了动作的可看性,让本片最大的卖点大打折扣。
尽管本片预算少,映前几乎零宣传,上映采取分线发行,但50.8万的票房并不值得可惜,因为导演没有把《陌路狂刀》拍出电影质感,反而像是一出毕业作品,师从张艺谋却没学到张艺谋的电影解法。
剧本老派,《琅琊榜》的权谋虽幼稚,但至少故事耐看。
可《陌路狂刀》的剧情已经简单到无聊的地步了,没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全程流水账,这样的文本敢上院线,只能说一句很大胆。
没有高潮迭起便吸引不了观众,带来的只有瞌睡,再加多数昏暗的画面,助眠效果又升一级。
本以为成不了《琅琊榜》,也能像《长安十二时辰》来个反转吧。
毕竟主线与副线的发展与《长安十二时辰》有不少相似点,但编剧告诉我们,是我们想多了,平铺直叙下来,无惊无喜。
限定时间是为增加影片的紧张感,然而导演并没有拍出穷途末路的感觉,也没有生死危机的刺激,更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淋漓,只有期待反转却落空的观众。
不过,导演不愧是张艺谋的第一副导演,在片尾还致敬了《英雄》。
以“我为救眼前人,但你能救天下人”的胸怀放过皇帝与《英雄》里“这一剑,臣必须刺,刺了这一剑,很多人都会死,而大王会活着,死去的人请大王记住那最高的境界”遥相呼应。
两者的主题也都是“和”,唯一的区别就是《英雄》的和是通过不杀,《陌路狂刀》的和是利用杀。
这一不同让《陌路狂刀》失去了可延伸的内涵,沦为了只为打斗而存在的武打片,导演没想明白,拍出来的东西也就成了四不像。
好像什么元素都有,权谋、复仇、武侠、动作,但没有一个点足够突出,1+1没大于2,甚至连等于1都没有做到,《陌路狂刀》评分不及格就在情理之中了。
倒是挺为张晋惋惜,作为曾经的周易三宝之一。
凭借《水月洞天》中的童心一角为人熟知,周易倒闭后沉寂了几年,总算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大放异彩,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
来年《杀破狼2》的西装暴徒让他尝到了红的滋味,陆陆续续大男主戏接踵而至,怎奈票房全部扑街。
张晋要身手有身手,要外形有外形,要演技有演技,还没有什么黑点,就是扛不起票房,在动作演员断层的困境下,他被寄予厚望,但始终没能扛起大旗。
与吴京同龄,但吴京在41岁时有了《战狼》,43岁又拍出了《战狼2》。
反观张晋,并没有一部专属于自己的电影代表作,如今已经50岁的他,也打不了几年了。
现在的电影市场动作片又不吃香,张晋的主角之路也许到头了,配角适合他,可这样一来,离代表作就渐行渐远了。
吴京现在在搞《刀枪剑棍长南太》系列武侠动作片,为振兴国产武侠而努力。
若能与张晋、谢苗合作一把,让他们在大银幕上再火一火,那真是极好之事,武侠作为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不该就这样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