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城中之城》刚开始播出时,几乎每集必追看。时间有限,当然不能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每晚的播出,好在有视频客户端,可以在一些碎片的时间补上。随着剧集播出过半,《城中之城》即将迎来大结局,反而感觉不必追看了。不是剧情不够精彩,而是发现了另一种更便捷的观剧方式,即短视频观剧,虽然不能看完全剧,但似也没有落下其中关键的剧情。
这里说的短视频,主要是指电视剧官方账号在短视频平台释放的精彩剧情预告或者回放。比如《城中之城》,剧中很多关键或者精彩的剧情,都可以在其官方短视频账号上看到,比如竣龙集团是怎么发现能干得力的员工田晓慧是卧底的,比如“空降”行长李森是如何被设计垮台的,再比如剧中的男主角赵辉是如何从职业道德的制高点滑落的,还有剧中喜剧化的角色苏见仁的悲剧结局等。
不只是《城中之城》,前不久另一部热播剧《乘风踏浪》也是如此。很多观众或许并没有完整看过这部长剧,但是这并没有耽误他们从中得到快乐,也不影响他们了解主角的事业成长路径,因为官方账号释放了其中大量的喜剧元素和关键剧情。
当下,很多剧集都依靠短视频宣传来争夺观众的碎片时间。这些短视频的释放,本意是吸引或者维持观众对剧集的关注,但是无形中也消解了观众对一部长剧的观看耐心。许多观众会发现,当他们没有时间去追一部长剧的时候,通过这些短视频也完全可以了解其中的关键剧情,完全可以把握剧情的进度,直至最后一集大结局的到来。
在过去的电视机时代,电视剧是人们的重要娱乐方式。一家人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剧集开播,从头看到尾,包括中间插播的电视广告。一部剧集精彩抑或注水,都不会缺乏观众的关注,因为大家只能耐心看完,无法快进,也无法跳过。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观众可以选择通过视频客户端观看,移动的终端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可以倍速播放,可以根据时间轴挑选精彩剧情,而遇到意犹未尽的情节可以反复回放。一部部长剧集就在那里,但是观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碎片时间选择看哪几集,看哪些情节。
那些长剧集的相关短视频的出现,占领了观众的碎片时间,某种意义上也失去了观众的长久注意力。即便是如《城中之城》《乘风踏浪》这样质量上乘的电视剧,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很多观众发现,好剧再好,在密集的短视频信息中,他们已经没有从头到尾去观看一部长剧的必要性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剧集最精彩、最关键的那部分,其余的情节尽管很重要,可是不看也没有什么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好剧的短视频宣传都喜欢以演员的演技为卖点,而这实际上也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比如《城中之城》,于和伟、王骁、冯嘉怡、涂松岩、王劲松等几位戏骨的加盟是吸引很多观众的重要原因,某种意义可以说,他们的集体出现保证了剧集的质量。在电视剧的官方短视频中,也不乏关于他们演技精湛的花絮,可是这样的短视频也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一些观众在观看时难免会出戏,不禁要想这个动作是不是于和伟故意设计的,那句台词是不是王骁的即兴发挥等。演员的演技本来是帮助观众更好地融于剧情,但是有时候却无意间架起观众与剧情之间的一种障碍。
这些影响还只是来自官方释放的短视频,要知道,在短视频平台还有大量来自自媒体的二次创作。对一部正在播出的剧集而言,后者往往以一种夸张的、超前的剧情介绍吸引观众,甚至移花接木早已经偏离了剧情正常的逻辑发展线。这些视频也在影响着观众对一部长剧的注意力,以至于会产生这样一种怪象,即观众从中得知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却并没有去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兴趣。要知道,观众的时间是碎片化的,而记忆也在呈现一种碎片化,对信息接收得很快,遗忘得也很快。
短视频对电视剧的影响如此,对电影的影响亦如此,不知道有多少观众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短视频中大概了解电影的内容之后丧失了走进电影院的冲动,正如他们丧失了对一部长剧故事的好奇一样,而这或许算得上是一种短视频的后遗症。
记者:江丹 编辑:邢媛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