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

电影91 19 0

《我们一起摇太阳》《白日之下》《天堂的张望》《送我上青云》……近年来,疾病叙事作为一个重要题材,在国产影片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表达。从生理到心理,从残酷到温情,电影将疾病的种种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家庭、社会等诸多层面的深刻思考。这些影片以疾病为切入点,巧妙地将人物命运、社会现象与文化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思考疾病背后的社会现实与人性真相。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2张图片-九妖电影

疾病叙事的影像书写

国产电影对疾病的表达,可以分为生理上和心理上两种。前者往往以重疾、绝症以及身体上的残疾作为描绘对象,例如在《我们一起摇太阳》里,女主角凌敏(李庚希饰)不幸得了尿毒症,男主角吕途(彭昱畅饰)则患有脑部肿瘤,两人在病痛中相互扶持;《送你一朵小红花》则讲述两位罹患脑肿瘤的少年韦一航(易烊千玺饰)和马小远(刘浩存饰)的情谊;《白日之下》聚焦香港残疾院舍的非人道行为,揭开了白日之下的黑暗另一面。

而后者则偏向于通过对一些病态心理的运用,塑造惊悚悬疑的剧情氛围。如在《涉过愤怒的海》里,边缘型人格障碍金丽娜(周依然饰)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李苗苗(张宥浩饰)引起了凶案背后一系列疯狂的追凶与复仇;《深海》中患有抑郁症的女孩在濒临死亡之际,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她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与痛苦,并最终得以释怀。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3张图片-九妖电影

疾病背后的“死亡”往往是影片最大的故事冲突。区别于残酷的现实,电影会将“死亡”这一冲突作为背景底色,并通过调色构图、摄影机运行等视觉手段来弱化死亡带来的痛苦,使用一种更加温情的方式讲述疾病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撑。以韩延的“生命三部曲”为例,《我们一起摇太阳》在浪漫温馨的婚礼中结束,两位主角身体的“瑕疵”与现实的残酷都在温暖的氛围中淡化;《滚蛋吧!肿瘤君》采用暖色调构图,凸显家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并以新生象征新的希望;《送你一朵小红花》的镜头,在韦一航被推出病房之际缓缓拉远,医用隔帘与病房房门阻隔了他与逝去的马小远。将疾病作为驱动剧情发展的核心要素,影片展现出病患角色在面对疾病甚至死亡时的心理与行为。这些作品虽直面疾病与死亡,却都致力于驱散癌症所带来的沉重阴霾,传递出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4张图片-九妖电影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2张图片-九妖电影

疾病叙事的选择与再塑造

电影作为最具通俗性、大众性与商业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叙事内容的选择往往能够深刻反映社会文化与观众心理。整体来看近年来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几乎都涉及了重大疾病。

从生理角度来看,疾病无疑是一种自然事件,但在文化维度上,它一直承载着深重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往往被赋予了一种隐喻性的含义,我们称之为“疾病的隐喻”。在疾病叙事中,创作者们需要考虑疾病的表征是否适用于影像表达,以及如何让疾病元素的加入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的主题和剧情、使故事更具戏剧性。在这种服务于主题和剧情之下的筛选中,癌症是为广泛使用的病症之一。

在癌症题材的选择上,商业电影展现出了微妙的偏好变化。在高发癌症当中,创作者会避开那些可能会唤起观众“病耻感”的器官,转而选取大众认知更为泛化的脑瘤、淋巴癌等。如《滚蛋吧!肿瘤君》中的女漫画师熊顿罹患淋巴癌,《我们一起摇太阳》《送你一朵小红花》《缉魂》中都设置了患有脑部肿瘤的角色。

癌症中还有一种特别的类型,在电影中更为常见——被称为血癌的白血病。众多电影如《送你一朵小红花》《我不是药神》《再见吧!少年》以及《天堂的张望》等都聚焦于白血病这一主题进行叙事。

过去,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里提出结核病在文学和艺术中常常扮演“罗曼蒂克病”的角色,给人一种凄美、悲凉的感觉。然而,在现代的商业电影中,白血病这种“非肿瘤形式”的癌症逐渐取代了结核病的地位,成为了电影中的新宠。这可能与白血病在视觉表现上的独特性有关,它往往伴随着苍白的肤色、虚弱的身体,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6张图片-九妖电影

“美”无疑是电影艺术的核心追求之一,通常表现为导演通过画面展现激发观众对演员美的迷恋,以满足观众的视觉消费,更在情感上引发观众的认同和愉悦。但在疾病叙事中,影像需要呈现疾病对人物的损毁和摧残。在这种矛盾之下,国产电影的创作者们反而通过艺术再造的手法,不遗余力地将这一类型特点放大。

尽管从医学数据来看,青少年时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要远低于中老年时期。创作者却常常选择青春、健美的明星来饰演病患角色,让观众看到原本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身体,在疾病的折磨下逐渐衰弱,甚至消亡。这种处理方式无疑加大了电影的悲剧感,让观众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送你一朵小红花》《再见吧!少年》《天堂的张望》《送我上青云》以及《我们一起摇太阳》等影片,都是这种“再造”的代表作。它们以青少年病患为主角,不仅展现了疾病对人物身体的损毁,更通过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让观众在泪水和感动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7张图片-九妖电影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2张图片-九妖电影

疾病叙事的社会反思

疾病叙事作为一个特殊题材,已经成为影视创作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框架背景,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表达和观念的反映。通过对疾病的叙述和展现,国产电影可以深入挖掘人性、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并引发观众对生命、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思考。

在《我们一起摇太阳》中,真实的病患日常生活细节,和弱化了角色在疾病面前真实状态的结尾情节设定,体现了创作者致力于展现温情现实主义的意图。观众在感受到主人公痛苦的同时,也被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所打动。这种情感触动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人性温暖的呈现。

还有一些作品借助疾病题材,对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今年入围了十六项提名,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三个重量级奖项的《白日之下》就通过对真实社会新闻的改编,揭示了当前社会在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不足。这种批判性的反思不仅使观众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形成。这对于推动社会关注、制度的进步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9张图片-九妖电影

在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中,虽然呈现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故事,但也同样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和思考。

首先是美化与冷漠的边界。疾病叙事往往面临着“消费苦难”与“美化现实”的两难境地。考虑到电影具有视觉性和价值观引导的特点,在追求艺术表达和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创作者很容易陷入美化病痛的误区之中,甚至使其成为一种消费现象。这就需要创作者保持审慎和敏感,避免过度渲染病痛,也不应忽视疾病带来的真实痛苦和挑战。

其次是现实主义与理想化的平衡。虽然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类影片展现了病患抗病的内在体验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但过度的真实展现也可能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因此,适度的理想化和温情呈现也是必要的,可以给观众带来希望和鼓励。

温情与残酷:国产电影的疾病叙事探索-第10张图片-九妖电影

在未来疾病叙事的影视创作中,也许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作品的深度和内涵,既要展现病痛的真实和残酷,也要关注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选择更多地聚焦于病患抗病的内在体验,将其深刻地呈现为一种“疾病心理”的现实主义,而非在“消费苦难”与“美化现实”之间摇摆。通过这种方式,疾病叙事作品也许更能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和社会反思的窗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