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来了,三十年前的春晚也看看吧
马上有春节了,关于春晚的话题又多了起来。随着一些春晚演员名单的流出,广大网友又吐槽了起来。那我们回顾一下三十年前,看一看三十年前的春晚有何特点。
诚然,三十年前的1994年很神奇,相对往年,那一年的春晚风格清奇。那一年小品界新人王赵本山没去,相声界老天王姜昆不在,已经连续主持好几届春晚的赵忠祥缺席。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当年那可是大咖;那一年除了唱京剧的台湾省演员外,其他知名港台大牌演员都没有,颇有意思;那一年春晚只有两个主持人,真的算是一股清流;那一年相声小品讲究混搭,体现了当年相声求变的思路,而且这种混搭作品还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有人说1994年春晚可能是上世纪90代最无聊的一届春晚,因为煽情的节目太多了,整场晚会看下来,让人感觉不到以往春晚那种欢乐。是啊!虽然阎维文满身豪情带来《一二三四歌》,唱出军人豪情壮志。虽然宋祖英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更是表达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的赞颂!但那一年春晚上爆火的歌曲只有这两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二十三年的赵丽蓉老师那一年带来了《饺子》,虽然高秀梅老师依然有作品,虽然陈佩斯朱时茂依然活跃,但能称经典的只有语言类节目只有牛群、冯巩《点子公司》和黄宏、侯耀文的《打扑克》,虽然那一年的春晚放在现在依旧炸裂,但那一年只是上世纪90年代普通的一年。
看看现在的春晚,它邀请了更多的明星和艺术家作为表演嘉宾。他们可能是当红的歌手、演员、舞者和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现在的春晚可能规模上更为宏大、更加多元化,现在春晚有了更多更好的舞台效果、灯光、音响和特技表演。近几年的春晚也注重创新和多样性,也尝试了不同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但是近年来节目内容缺乏新意和创新,重复的包饺子式结局和内容让我们感到审美疲劳。就像现在的春晚小品相声被称为网络热梗的年终总结,春晚歌曲也从创造爆款变成了爆款展示。而现在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观看各种类型的节目和综艺表演,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权。这无疑又显得春晚索然无味。而在1994年的春晚上俏皮诙谐、别有趣味的《狗娃闹春》在当年也轰动一时,不仅开创了央视春晚武术舞蹈的先河,也第一次使农村的孩子登上春晚舞台。民族特色与国际化兼具的《足下飞舞跳跳跳》更会让你为之心动。这届的春晚现场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13岁女孩欧阳贝妮,成功地将98个呼啦圈层层叠叠旋转在身上,流光溢彩美得如同彩裙。据说在当时还引发了全民呼啦圈现象。这届春晚朱时茂变魔术刚刚放飞的鸽子,竟然“胆大包天”,自己又偷溜回舞台上不紧不慢、有模有样地在舞台上漫步,“嚣张抢戏”的样子让人想加上配音,给鸽子戴上大墨镜金项链,点上雪茄。这些都是开创性的。他不但要春晚制作者们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也要有包容宽大的胸襟,更要有不怕担责的勇气。
现在娱乐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其他综艺节目和娱乐活动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和时间。观众可以用许多方法其他综艺节目或者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舞台辉煌靓丽的布置早已司空见惯,晚会繁华奢靡的氛围早已不是难得一见。现在的春晚只是个流于表面的春节晚会,而我们需要的是大家的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