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野浩二——很多人认识他是在很多抗日剧中。
他几乎专门扮演日本军人,还被冠以“鬼子专业户”的称号。
虽然他在剧中的角色常常让人恨得牙痒痒,但他的演技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不过,身为日本人的他在自己的国家反而备受争议,反倒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接受他。
这是为何?如今的他又怎样了呢?
18岁时,矢野浩二从大阪出发,心怀成为偶像剧男主的梦想。
在东京,他尝试进入演艺圈,起初只能跑龙套,直到一部电影让他获得了一些关注。
面对颜值的不足和演艺机会的稀缺,矢野浩二的前途似乎一片暗淡。
后来,一个中国朋友建议他到中国发展。
“浩二,你应该去东京,成为一个艺人的助手。
矢野浩二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打工到担任演员,他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每个角色,他都全力以赴,甚至提前一个月要求剧本,把台词翻译成日文,以便更好地理解。
2000年,他得到了《永恒恋人》中出演男二的机会,这是他正式参演的首部作品。
但是,真正让他站稳脚跟的,是在《走向共和》中饰演的明治天皇,尽管这个角色在日本引起了争议。
那时,抗日剧在中国非常流行。
矢野浩二意识到,以日本人的身份去演日本军人,不仅角色契合,还更有可能在表演上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他毅然决定来中国,尝试在这里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慢慢的,矢野浩二在中国的表演生涯逐渐起航。
他不愿只演那些简单粗暴的日本官兵,更愿意演有层次、有个性的角色。
比如《小兵张嘎》中精明且具有策略的斋藤,
以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里技艺高超的日本军官……
他努力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抗日剧中“鬼子”的单一形象。
在大众心中,小鬼子通常就是残暴、冷酷的,但矢野浩二逐却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随着他在更多的抗日剧中亮相,矢野浩二渐渐成为了观众熟悉的面孔,甚至在街上被戏迷认出并索要签名。
有次,他打车回家,司机认出了他是电视剧中的“鬼子”,给出的反馈是:
“演得很逼真啊!”
紧接着又说了一句:
“很让人讨厌!”
矢野浩二很尴尬,但他也知道这是对他演技的认可。
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浩二不只是在镜头前重现历史,更是在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了这段历史。
他曾在一个中国记者的家中用餐,发现记者的祖父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
面对这样的背景,浩二本来还在担心自己会被赶出去,但这两位老人却无比热情和友好。
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人们区分了角色与演员本人。
他说:
“来到中国之后,他才真正开始关心祖辈的历史,体会到战争带给人的痛苦,如果不来中国,我恐怕永远都不会关心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日本人,他并没有回避或美化过去,反而提倡正视历史。
这一点,让他获得了许多中国观众的尊重和喜爱。
矢野浩二曾说:
“一辈子演坏人,一辈子做好人。”
戏里,他无恶不作,戏外,他一件坏事也没做过。
他还对中日关系抱有美好的希望:
“我希望有一天,提到日本,中国人不再只想到樱花和美丽的景点,而是想到和平友好的人民。”
矢野浩二在中国很受欢迎,不过,他却被一些日本人视为“叛国者”。
日本网友鄙视矢野浩二的做法,认为他不爱国,不断对他进行辱骂。
“不爱国的人能有什么好下场!”
“叛国者,必遭报应!”
矢野浩二并没有说什么,他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只是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后来,矢野浩二开始尝试多样化的角色。
他在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展现了与往常不同的一面——幽默风趣,亲和力十足。
矢野浩二在中国赢得了国人的好感,甚至在日本也逐渐被人接受,改变了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的固有看法。
曾经,他在日本面临批评和误解,但他在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他还是唯一一个获得《环球时报》颁发的“2010全年最优秀的外国艺人奖”的日本人。
那一年,他还在日本出版了个人日文自传《大陆俳优》。
随后的几年里,矢野浩二的表现依然活跃。
他参与了多部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如:
《盛宴》、《最佳嫌疑人》、《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香港九龙财宝杀人事件》……
2015年,矢野浩二荣获了日本政府颁发的“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
矢野浩二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成就,他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色彩。
他的妻子是重庆人,两人育有一女,他们的女儿还加入了中国国籍。
2022年中秋节那天,矢野浩二正式宣布了自己的中国名字“浩歌”。
后来,他决定在日本的演艺工作也会使用自己的中国名字,并使用中文发音。
他说: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最近几年,矢野浩二仍不断地出演新的作品。
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浅野大吾一角就是矢野浩二饰演的。
历史虽然无法改变,但我们对待历史的方式可以塑造未来。
矢野浩二演过多部抗日剧,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了历史,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深歉意。
如今,他不止是一位成功的演员,也是一个幸福的丈夫和父亲。
他从未放弃过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也从未放弃过对家庭的责任。
矢野浩二虽然是日本人,但他深深爱着中国,并始终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历史。
这样能明确分辨对错的人,赢得了中国人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他一样的日本人,愿意正视和接受那段他们不甚了解的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