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民间习惯,“大年三十央视春晚+正月十五元宵晚会”过后,春节才算过完了。不论央视春晚还是元宵晚会,尽管影响力不似过往,但依然承载着全民关注度。
相比往前十年,今年的春晚有了较大提升,增加了大量AR科技元素,国风也做得相当不错,分会场也比较亮眼,在各种“规定动作”中搞出这样的效果,的确不易。
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载歌载舞,反倒是刘谦魔术中小尼失误的小尴尬,而后小撒的“当众揭发”的互损,充满意外、真实而亲切。
但作为一直关注农村的研究者,对春晚也有感到不满之处,那就是和农村相关的内容与气息渐行渐远。
从八九十年代各种歌唱故乡的歌曲,到黄渤初登舞台时的农民工形象,从黄宏-宋丹丹、赵丽蓉-巩汉林的农村素材,到赵本山们的农村故事,都曾是春晚的主菜。它们或温情或接地气或辛辣讽刺,令人开怀、回味不已。
不知哪年开始,乡村越来越“拿不出手”。十年前,当时的春晚导演就明确喊出,“春晚不能只有某某某,还要有其他的节目。不仅要在中国受欢迎,还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
在春晚全球化、试图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征程中,那些“土味”演员们逐渐没了地位,乡村也一路“丢盔弃甲”。
诚然,舞美越来越绚烂,科技越来越酷炫,也越来越重视年轻观众,小创意也越来越多,但以往的辛辣有料、与民同乐等“地气”也逐渐消失。
老百姓,过的是日子,需要的是一扇窗口,共情、欢笑或获得安慰。其实疫情后,从各地鼓励地摊经济、重拾烟火气,到淄博烧烤、贵州村超村BA、长沙、南昌、尔滨等地接二连三地爆火,再到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的火爆、春晚小尼小撒“现挂”成为“最受欢迎语言类节目”……接地气、真实、真诚,才是赢得观众和民意的法宝。
春晚,应该更接地气,土气不能少。
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主题,既凝练着家国、民族情怀,又能充分调动全民情绪,讽刺起现状,针砭起时弊,也精妙有趣,博得满堂彩;大致随着赵本山的崛起,而后十余年春晚,渲染团圆、回乡之温情,放松、娱乐之氛围,为大迁徙时代中的人们带来许多安慰,亦令人怀念。
而近些年春晚的一些“主题”则成了迎合:什么火就追什么,年轻人喜欢什么明星就请什么明星,王牌节目相声、小品渐成网络过时梗的集中展示。
诚然,现今互联网、短视频、娱乐方式高度发达,人民群众的注意力被分散掉了,但如开头所言,现在能集中吸引全民关注的,春晚还是最重要的选择。
从导演到创作者到演员,应当更深入地走向群众,感受民间,把握时代变幻、脉搏。
此外,应该系统地、批量化地启用新人。如果还是老人用新法,只能去琢磨年轻人、追热点,一面难以真正理解,一面又不得不往上靠,待策划、执行、操弄出来,发现捕捉到的新鲜玩意儿又成了烂梗,结果就是前十年的春晚“互联网化”。
新人上去,带着新思维,有干成事的冲劲,自会用新法,而且身边就是新鲜事,无需舍近求远,自然不必把大量精力花到“追新”上(且一“追”就落伍、掉坑)。
譬如,春晚王牌语言类节目,以前的相声、小品演员们,大多来自草根,也都为春晚花费了巨大精力,往往一句“想死你们了”,就能调动起全民的感情。现在的演员们,春晚不赚钱,只为求个名、露个脸,心思已不再,不去又不行,便大抵成了走过场,满屏尴尬。
与其这样,不如大胆上新——我偌大一个中国,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机会。
君不见《一年一度喜剧人大赛》《笑傲江湖》、脱口秀类节目,新人辈出,反响热烈?
君不见《乐队的夏天》《中国好歌曲》《中国有嘻哈》、曾经的《中国好声音》,乃至曾经的《我要上春晚》等,诞生了多少好歌手,多少能打动人心的好音乐?
君不见《舞蹈风暴》《这,就是街舞》等舞蹈综艺,呈现了多少雅俗共享的艺术之作?
就像春节的饭桌,大鱼大肉、老腊肉往往放在那里镇场,压桌子,吃多了也腻得慌,多上点时令蔬菜、瓜果,这顿饭才能吃得下去。
观众需要新鲜感,图个真实、真诚,“一夜成名”的新鲜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春晚,如此基础,大可以新老结合、荤素搭配,上桌好菜。
民间才是活力之源!春晚团队,大可以像那些综艺节目一样,或自己下场,或外部合作,深入民间,深入行业,去选人,去陪伴,去共同创作,去鼓舞,去号召,去奏响时代之音。
随着元宵晚会的结束,一年一届的春晚团队可以松一口气了。但老百姓依旧关心春晚,时代也需要改革、更开放的春晚。
但愿,明年的春晚,会有更多不一样。
/// END ///
No.5648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刘子
作者简介: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乡建者小会”发起人。著有《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