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鱼友们的呼声,咱们来聊聊《沙丘2》。
无疑,这是今年最重磅的电影之一。
创作班底,堪称顶配。
维伦纽瓦、汉斯·季默,想必都已不需要再介绍。
演员阵容,也是年度最强。
集结了老中青三代顶级女演员,群像美如画。
目前,《沙丘2》海外票房口碑都很强,暂列2024年全球票房第一。
但在国内,口碑却有两极化趋势。
不少观众用「震撼」形容观影体验。
相关剧情讨论,也连挂几天热搜。
但也有观众有另一种「震撼」。
觉得配乐刺耳,剧情老套。
「这样毫无想象力的东西也能被人夸成史诗」
鱼叔的评论区,也有不少人觉得片子无聊、难看、故弄玄虚。
咱们这就来一起瞅瞅,片子到底咋样——
沙丘2
Dune: Part Two
《沙丘》系列电影的前世今生,鱼叔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半个多世纪前的科幻巨著影视化的艰难之路。
因为体量大、世界观与内核复杂,又有大量意识流描写。
《沙丘》一度被认为是「最不可能拍成电影」的科幻小说。
多名大导尝试,要么夭折,要么惨败。
直到维伦纽瓦接手,书中神秘又危机四伏的沙丘星球才算完美复现。
电影《沙丘》的第一部,用了较大的篇幅营造世界观。
一边让主要人物登场,一边呈现了一系列让人叹为观止的星球奇景。
最震撼的当然是沙虫。
分分钟调动观众的巨物恐惧/崇拜。
《沙丘2》里的奇观就更多了,观众不只能看到沙虫进餐。
沙虫进攻。
还能看到主角保罗(「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饰),完成骑乘沙虫的挑战。
从此,沙丘有了自己的高铁。
与此同时,第二部大场面加码。
末世降临的毁灭感,在轰鸣的爆炸声与苍凉辽阔的吟唱搭配下震撼着生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沙丘》系列电影是独属于大银幕的作品。
照这么看,片子拍成这样应该很难「无聊」。
部分观众诟病的「难看」,又从何而来呢?
鱼叔看了看,主要是针对剧情的吐槽。
故事老套,节奏涣散。
如果没看过原作或者第一部,第二部基本直接发懵。
确实,《沙丘1》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前情铺盘。
保罗所在的厄崔迪家族,领皇帝之命前往接手众人垂涎的香料业务。
谁知,这是一场倾覆之旅。
沙丘易主,是皇帝猜忌厄崔迪家族所设的阴谋。
目的是挑动厄崔迪和哈克南两大家族内战,巩固皇权。
于是内鬼外敌联手,厄崔迪家族覆灭。
只剩保罗和母亲杰西卡逃亡沙丘,投奔原住民弗雷曼人请求庇护。
而《沙丘2》,便是在此基础上将复仇提上日程。
又让这场复仇引出续作走向,即宇宙级的灭世战役。
确实有点预告片的意思,但好消息是,《沙丘2》的故事较为完整。
所以对比前作,讨论度才有所升高。
那么单看作品本身,又质量如何呢?
平心而论,保罗复仇之路上的一切桥段我们都不陌生。
说白了,正因《沙丘》原作超前。
其中的经典桥段早已被无数后来者借鉴参考不时翻新。
以至于当观众看回原始文本时,难免觉得陈旧。
比如保罗复仇第一步,是借助弗雷曼人的力量。
但一个外姓之人想要站稳脚跟就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
像是学习沙漠生存技能,与弗雷曼人一起作战。
还掌握了只有本邦人才能做到的驾驭沙虫(还得是最大个儿的)的逆天神技。
顺便,再跟部落里最有魅力的女主角契妮(赞达亚 饰)谈个恋爱。
熟悉吗,《阿凡达》就是这么拍的。
复仇第二步,便是身份进阶。
无名之辈如何改变世界,保罗必须是天选之子。
早在他到来之前,早已有古老预言。
称将有救世主降临,带领弗雷曼人摆脱奴役与黄沙,走向自由的绿洲。
而保罗的一切,都与预言相符。
他喝下神水,觉醒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被簇拥着成为精神领袖,得到了弗雷曼人的狂热崇拜。
但保罗却同样预知到,复仇之路通向的是毁灭与焦土。
他将失去爱人契妮,也让整个沙丘尸横遍野。
为救所爱,保罗必须与命运相抗。
相似的情节,
《星球大战》也早已拍出。
同样预知未来,同样为救所爱。
安纳金跃入黑暗,成为了影史级别的超级反派达斯维达。
连保罗预知出大战中万中仅一的胜算。
也在多年之后席卷全球的《复仇者联盟4》中,让观众又紧张了一把。
不难发现,《沙丘》的「陈旧」其实正源于原作的超前与复杂。
被称作巨著,不仅因为其对诸如希腊神话、圣经文化、莎翁戏剧等文化的集成与汲取。
也因创作者朝向政治、宗教、科技的多重目光锻造出的超前创作力。
让后来之作只抽其一根骨就足以擎天再造新史诗。
但,创作者也深知让观众在当代再看旧故事的风险。
所以导演确实明化了原作的深意,为电影赋予了新视角。
那便是让契妮作为一个审视者目睹这个荒谬的故事。
以颇具当代视角的目光,瓦解掉古早的英雄叙事。
电影里,保罗天选之子的身份同样是一场筹谋已久的阴谋。
保罗母亲杰西卡所属的组织姐妹会,成员皆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历代通过安排成员入局各大家族,联姻提纯血统诞下终极先知。
为的是把控整个宇宙的权力。
为此,她们散播预言,用信仰奴役地方。
保罗的身世,正是姐妹会杜撰的故事。
若一切不过是场权力的游戏,天选之人也只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实体化身。
那一切信仰与希望都成了笑话。
契妮看着保罗沉溺命运越陷越深,又叫不醒自己的族人。
狂热对比下的冰冷讽刺性,正暗藏其中。
反英雄主义、反宗教、反阶级、反宿命的故事内核,其实颇具普世性和当下性。
鱼叔就看到不少人由《沙丘2》的拥举先知场景,想到《周处除三害》的邪教场面。
人性难改,有些命题探讨只好长盛不衰。
聊到这了,那《沙丘2》到底算不算一部好作品呢?
鱼叔私以为,还不够好。
且不说打斗场面稍显小儿科,让角色赴死略微滑稽。
最大的缺漏,还是保罗的人物形象塑造不足。
也正如很多观众所说,仿佛为了剧情赶场,牺牲掉了角色的细节搭建。
保罗作为主角,其人生问题是反宿命。
第一部里,保罗已经在抵触自己的身份。
后作里,他直接选择逆天而行。
拒绝利用预言坐拥权力,也不接受朝拜。
这样的坚决抵抗,来源于恐惧失去。
他知道一旦踏上预言之路,便会失去所爱。
是契妮安抚承诺,只要保罗不改初心永不俯首权力,那一切都不会变。
由此,他才决定尝试与命运对局。
但保罗前脚刚答应,后脚就变了。
他突然转变态度自封沙漠之主。
杀敌夺权,娶了皇帝女儿拿下禅让的皇位。
紧接着宣布对各大家族开战,引爆宇宙战争。
从反宿命到接受一切,再到对权力燃起欲望,是两极化的人物改变。
纵然喝下神水知晓所有未来,但人物仍应有挣扎。
但电影中却着墨不多,最大的无奈似乎只有对契妮「我爱你但我娶她」的说明。
而后,连面对爱人不解的孤独也是缺失的。
并非强行挑刺,而是确实有更好的例子。
比如前文提及的《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
电影本身的视听震撼如今看来肯定不比《沙丘》。
但安纳金/达斯维达这一人物的刻画,是更完整可信的。
从人见人爱的善良少年,到面目全非臣服黑暗的黑武士,他的转变也是两极化的。
但观众却能共情,靠的就是饱满的细节铺垫。
安纳金身怀顶配原力,但潜在的黑暗面同样强大。
狂傲的少年心性,稍有不慎就走入歧途。
所以,电影一步步地展现了他的黑暗面是如何压倒光明面的。
他先失去了母亲,目睹她被折磨致死。
极怒之下屠戮了凶手所在的整个部落,包括老弱妇孺。
狠厉已有迹象。
而后又失去了爱人,明明预见了爱人的死亡却仍不能改变结局。
以上,是最直接的事件。
此外,电影里还埋下了多股张力。
比如安纳金与绝地武士之间的张力。
他对师父乃至整个绝地武士会的怀疑,让他的立场开始晃动。
还有安纳金与幕后大反派之间的张力。
对方的蛊惑和计谋,让他最终弃明投暗。
倒戈杀向绝地武士们,也就是他昔日的良师益友战斗伙伴,连孩子都没有放过。
更进一步来说,这种转变并非被迫。
他早早就透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权力的渴望。
绝地武士身份,早已无法满足他的野心。
所以拥抱黑暗之后,安纳金并未停止。
拯救爱人似乎不再是最重要的。
他还想继续杀下去,成为银河系的霸主。
甚至一度对爱人动手,只因觉得对方不站在自己这边。
安纳金的转变是对宿命论最大的讽刺和悲剧。
灭世与救世之间,观众自然追问角色内心,完成电影内核的深化。
相比之下,保罗的突兀转变还需借助原著和解读理解人物。
显然难以在观影当下带领观众共情,继而凸显剧情的流水化和角色的扁平。
而这又让作品的反英雄主义内核力度削减。
导演灵感来源之一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同样有不少相似的故事桥段,但力度显然更猛。
比如劳伦斯同样是异类设定。
无法继承姓氏的私生子,政府里的小丑角色,却在受命探查阿拉伯的过程中意外成了沙漠里的英雄。
他原本不信天道,与死神搏斗从沙漠中成功救人。
又带阿拉伯人对抗外敌,意图助其自立得到自由。
一度被奉为能带来神迹之人。
但在权力异化之下,劳伦斯也逐渐走了样。
救人变杀人,他惊觉自己内心十分享受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感觉。
电影用一系列堪称可笑的人物表现来反讽救世主之说。
比如本来不信命的劳伦斯,开始陶醉于运河上飘来的无名花环。
只因旁人称,这是神迹独属于征服者。
他开始相信自己真乃神人,不必躲什么子弹。
他越来越自命不凡,自比耶稣、摩西。
大喇喇入敌腹地,却觉得能天然躲避所有注意。
可想而知,劳伦斯被抓又被敌军屈辱折磨。
男性自尊跟人物命运一同崩溃,英雄传说和先知预言也瓦解殆尽。
其实每次看到舆论两极的大片鱼叔同样心情复杂。
但话又说回来,或许《沙丘2》本身仍有不少争议。
可鱼叔仍然乐见电影激起的讨论。
无论是对原作的追溯还是电影本身的内核探讨。
在如今国产电影短视频化、国外大片也渐颓之际,这样的讨论越来越难得见。
而这,本就是独属于电影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