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又要变天了?
近期,OpenAI公司推出了「文生视频」模型Sora。
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一段文字,生成最长60秒的视频。
不同于印象中AI视频的塑料感,Sora的表现称得上惊艳。
例如,雨后东京街头的时尚女子、唐人街庆贺龙年等场景。
画面都自然流畅,细节也不含糊,几乎称得上以假乱真。
高难度的动物毛发质感,也处理得相当还原。
在构图、色彩、运镜方面,甚至有明显的电影感。
就连「演员」的表情神态都处理得十分精细。
所以,不少人预测,这一技术将极大冲击影视行业。
有大V甚至断言,「Sora给全球现实主义电影的前途抹上了阴影」。
外网也有不少博主打出「好莱坞完蛋了」的标题。
并表示不久的将来,影视行业或许将再度掀起罢工潮,以抵制大规模应用Sora引起的创作者利益受损。
这也让人不禁思考——
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再耗费大量专业的人力、物力投入繁重的制作过程,还有必要吗?
最近一部新片,就堪称「逆行者」。
它历时5年,由上百位艺术家参与创作。
豆瓣开分8.3,IMDb8分,代表波兰角逐奥斯卡,也刷新了波兰电影的票房纪录。
电影本身,其实就给出了回答——
《农民》
这是8.5分神作《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团队的又一力作。
七年前,《至爱梵高》一上映便引起轰动。
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
每一帧画面,都是由画师一笔一笔勾勒出的精美油画。
动起来的《星月夜》,带来别样的视觉震撼。
而这部新作,延用了相同的动画制作方式,先真人实拍,后用油画颜料逐帧绘制。
在内容上则更加大胆。
改编自诺奖小说,讲述一年间,一个波兰乡村的剧变和一个普通女性的波折命运。
涉及婚外情、包办婚姻、父子成情敌等大尺度情节。
表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议题。
形式上也不改其疯狂的艺术追求。
聘请了来自波兰、立陶宛、乌克兰和塞尔维亚四个工作室的100多名画家,耗时5年,制作了8万多幅手绘画面。
每幅图像绘制需5到8个小时。
制片人称,「如果所有内容都由一位艺术家绘制,则需要一百年。」
也因此,影片每一帧都有着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片中,春夏秋冬四个篇章。
画面始终与故事起承、角色心境相呼应。
肖像画、风景画等不同类型,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多种风格由此交融成一部壮美的史诗。
罕见地,电影成了一张流动的画布,一次艺术的巡礼。
那么,它具体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有人称它是「波兰版《白鹿原》」。
因其同样揭示了传统社会变迁中个人的阵痛,尤其是女性的处境。
影片开场,就是一段炸裂的情感关系。
乡下女孩贾格纳,与富农家的儿子安托克相恋。
两人情投意合,看似美好,实则已埋下了悲剧的因子。
因为,安托克已有家室,这是一段婚外情。
而且,安托克的父亲也爱上了贾格纳。
安托克的父亲是全村最富有的农民,妻子早已离世。
为娶到贾格纳,他直接拿出六英亩土地作为嫁妆。
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的波兰乡村,和早年中国农村社会相似,女性没有话语权。
贾格纳不愿与安托克的父亲结婚,但却拗不过家里人。
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母亲给「卖了」。
被逼嫁给年长的安父后,贾格纳不甘心认命,她还是经常暗地与安托克约会。
可是纸包不住火。
一次他们在稻谷堆里偷情时,被安父当场捉奸。
对方心一横,点了一把火。
看着他们从火光中赤条条走出,他的恨意也愈燃愈烈。
但,对安托克的父亲,以及大多数村民来说。
相比儿女情长,更要紧的事是阶级斗争。
贵族即将砍伐属于农民的森林,剥夺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为此,安托克的父亲召集村民以武力相抗。
在这一更宏大的目标面前,安托克与父亲和解,并在父亲受伤去世后,接管了父亲的财产和威名。
彼时的贾格纳,就像《白鹿原》中的田小娥。
一方面,她被视为不守妇道的淫妇。
迷信的村民认为,正是「这样的妓女」为村庄招来灾祸。
另一方面,无数男性又觊觎她的美貌,一有机会就试图强奸、占有她。
生活在同一片土地,贾格纳却无法振奋于夺回家园的集体斗争。
因为她感受到的压迫可不仅仅来自贵族。
影片最后,一个暴雨天,村民们以极端的羞辱仪式,审判贾格纳的堕落之举,将其逐出了村庄。
他们冲进贾格纳的房间,扒光她的衣服,将她带到村外的偏僻处。
虐待她、推搡她、往她身上扔土,将她狠狠推倒在泥潭里……
诅咒她,威胁她离村庄越远越好,永不要再回去。
许久之后,人群散去,雨越下越大,如泣如诉。
贾格纳挣扎着站起身,在雨中洗了把脸,然后不知向何处走去……
传统文明的顽固、社会变革的艰辛、女性命运的多舛、人性与生活的难解……
种种复杂的情感关系,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
看过这部电影后,就会理解为什么影片用手绘而不是AI生成。
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一样,画面大量取材于上世纪波兰艺术家的画作,使得影片每一幕都如此鲜活、富有诗意。
它又凝结着当下无数画手的心血,蕴含着创作者对时代、环境和角色的新解。
其实,也有一些人质疑这部片如此大动干戈的必要性。
自然,今天AI的视频生成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真人视频转手绘不是问题。
但要知道,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原创。
AI视频生成技术的前提依然是对大量现存素材的学习和模仿。
它可以客观、精准,但无法像人类,有独特的情感偏好,摸索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价值不仅仅是让油画动起来,而是由作品亲自讲述梵高的艺术人生。
也像这部电影中,处处闪现着创作者新颖的表达。
比如,老农民离世前的梦。
梦中,他颤颤巍巍地在地里播种。
忽而土地塌陷下去,他蜷缩成一颗种子,被四面涌来的土壤包围。
死亡即刻降临。
这一幕对死亡的想象,蕴含着创作者对当时人与土地关系的独到理解。
再比如,贾格纳被「荡妇羞辱」后的一幕。
镜头没有对准她的身体,而是追踪她掉落下来的红头巾。
那抹红色被雨水冲向河里,流入蜿蜒的河道,消失在村庄深处。
它象征着一个女性无法融入土地,始终漂泊无定的、流血不止的命运。
这些极富想象力的画面,都属于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灵光。
的确,AI技术的变革会给影视业带来挑战。
但与时俱进的创作者,会把这看成机遇,而不是末日。
毕竟,就算是强大的Sora,也无法完全靠自己生产出一部作品。
投喂给它的文字描述,对视频的调整建议等等,都取决于人的创意。
况且,创作本身依赖的是独特而丰富的生命经验和对生活、艺术的独立思考,而非多么精湛的技巧。
就像动画大师宫崎骏,他也曾表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忧虑。
但他担心的是人类因此失去自信,不再创作。
换言之,对艺术有信念、在创作上有进取心的人类,是难以被机器取代的。
固然,AI 可以依据宫崎骏已有的作品,模仿他的画风,创造类似的图像。
但他的反战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无限的想象力,才是其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难以被AI复刻的。
说到底,技术本该是为灵魂和思想锦上添花的。
未来影视业与AI协同创作的发展趋势,未尝不值得期待。
不单单可以提升制作效率、节省成本,也有助于创作者大胆创新、自由探索。
实质上,《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和《农民》,也都是在技术的加持下,才开拓出了如此独具一格的表达形式。
让我们看到电影、绘画艺术原来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呈现。
那么,同样,对于Sora模型的出现,我们也不必过度悲观。
或许,它也能使更多优秀创作者成为神笔马良,为我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 惊喜。